班主任:学生的成长“合伙人”
班级管理的前提是对全班每个学生的尊重。班级不是班主任发号施令的地方,而是学生学习、成长的主要场所。班主任是陪伴学生走过一段成长历程的“合伙人”。
班级有封闭性的特点,也有公共性的特征。所以每接手一届新的班级,我都会告诉学生:班级是你们的,你们渴望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就建设什么样的班级文化。反之,你们构建出的班级文化,同样会影响你们的成长。
在我看来,班级构建的第一要务就是拟制班规。相对于其他班主任的亲力亲为,我更愿意做一个“甩手掌柜”,把这个班级的“宪法”拟定权全部交给学生,我只给出学生在入学第一个月需要完成的班规拟定的目标任务。在拟定过程中,每个学生都可以发表意见和建议,也可以要求拥有符合自己心意的“特权”。历经一番博弈后,一大本厚厚的讨论稿最终变成几张薄薄的纸页,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创建的不仅仅是一个约束,更明白了权利和义务的对等关系。
班规拟定之后,班级的临时班委也就完成了任务,学生在拟订班规的过程中,也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暴露无遗。接下来,一支有威信、有群众基础的正式班委就投入到工作中。
“是否想干事、是否能干事、是否干成事”是衡量一个班干部是否优秀的重要标准。在实际班级管理过程中,由于部分班干部急于求成,或者习惯于用一种管理者的身份去要求他人,结果欲速则不达,几经挫折,热情便不再高涨。此时,我便“以案说法”,针对某些班干部的行为进行说明,高中班干部的角色定位不是管理者,而是服务者。重新解读定位后的班干部,更加理解了自己的工作职能,班规的执行也变得顺畅起来。
在我的班级,所有涉及全班的宏观事务基本由学生自己讨论、商量甚至博弈后作出决策。慢慢地,全班学生都不再分班干部和非班干部,他们都认识到自己就是这个班级的组成者和建设者。班级的事务不仅有人做,而且还出现了抢着做的现象。
而我,则由班级的直接管理者变为幕后协调者,从班级的日常事务中脱身,主要的精力用来关注学生的具体情况。我从一个班的班主任变为几十个学生的班主任,从对一个群体的关注转变为对每一个具体个体的关注,从关注班级学生的“相同”方面转变为关注班级学生的“不同”方面。
如此一来,我便能够根据每个学生的变化,采用一对一的交流方式,给他们提出合理化的建议。这让学生体会到,自己在班主任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从而更加努力地去关注班级的发展建设,自觉地承担起自己的责任,维护班级的荣誉。
(作者单位系四川省绵阳市三台中学)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