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于乡村平民教育的傅葆琛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5-01-2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有一位获得“乡村教育”博士学位的教育家,依托深厚的理论功底和脚踏实地的实践作风,成为了中国乡村建设、平民教育之开风气者。

  傅葆琛(1893-1984),祖籍四川省华阳县(今成都市双流县),毕生致力于我国乡村建设及平民教育事业。

  说起乡村建设、平民教育,大家往往会想到晏阳初、梁漱溟。其实,在那个年代,还有一位获得“乡村教育”博士学位、投身于乡村平民教育教育家,他就是傅葆琛。

  “博士下乡” 开展平民教育实验

  1913年夏天,傅葆琛由天津南开中学以同等学力直接考入清华大学(时为“清华学堂”)高等科。第二年暑假的一天,他在天津家中接到学校校长室的通知,说校长周贻春要见他,有要事商量。第二天,傅葆琛回到清华园,见到了周贻春才知道,是要他帮着开办一个星期日农民子弟学校。这难不住傅葆琛,因为就在两年前,他曾和同学吴兴业试办过这种学校。

  或许就是在大学期间做过这类教育实践,傅葆琛对平民教育颇感兴趣。后来,他从康乃尔大学博士毕业后,就到了美国南方各州考察乡村教育,参观为黑人文盲举办的扫盲学校及田纳西州深山里为失学男女开办的月光学校,这让他增长了不少知识。傅葆琛衷情于乡村建设,意识到在乡村开展平民教育的重要性:平民教育是求知识的捷径,是最经济、最简便、也是最普通的。要用最短的时间、最少的经费,供给失学的青年和成人最要紧、最实用的知识。

  1924年底,应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总干事晏阳初先生的邀请,傅葆琛放弃了国外舒适的生活环境及优厚的待遇,回国任“平教会”乡村教育部主任,同时兼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他与晏阳初一道,在河北定县领导并参加了被老百姓称为“博士下乡”的平民教育实践活动,成为中国乡村建设、平民教育之开风气者。所谓“平教会”,其实就是他们进行平民教育和乡村建设实验的第一个“社会实验室”。主要目的是“除文盲,作新民”,要用教育方法提高人民的素质,开发民力。

  “志趣相投” 全心投身扫盲运动

  据傅葆琛回忆,晏阳初之所以那么热情地要他到“平教会”来合作,主要是由于彼此的志趣和信念早已不谋而合。1918年秋,傅葆琛在法国巴黎初次见到晏阳初时,当时晏阳初还是一位留美学生,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研习政治,并在巴黎华工青年总会编辑《华工周报》。当时,晏阳初谈到,华工中不识字的人占大多数,联系到我国工农群众失学人数之多,人民无识无知,欲求国强民富、生活美好何等艰难,彼此十分忧虑。所以,两人促膝长谈,认为最根本的办法就是从扫除文盲入手,使全国人民都能受到最低限度的教育,这样才能挺直腰杆、抬起头来。

  于是,傅葆琛获得“乡村教育”博士学位后立即回国,与晏阳初一起共同协商发展平民教育的计划。在河北定县,“平教会”首先成立了乡村教育部,傅葆琛主持工作,并编辑了《农民识字课本》,出版了《农民报》,真正在中国的土地上开展乡村教育的实验。不到半年的时间,“平教会”成立了总务部、乡村教育部、城市教育部、农业实验部、平民文学部等部门,追随者疾速增加。

  “千字课法” 提高乡村教育水平

  谈起中国的乡村建设,傅葆琛就想到了“天灾人祸、民不聊生”的惨痛景象,伤心至极。在当时中国80%多的人是农民,他们拿着书不会读,拿起报不会看,虽然有眼睛,却和瞎子一样;听有知识的人谈论国家大事也茫然不懂,虽有耳朵却和聋子一样;他们自己有什么话不会表达,虽然有嘴却和哑巴一样,怎么办?

  为了改变窘境,第一步要做的事情,就是提高民智、普及教育。为了提倡和宣传平民教育,了解农民生活情况,傅葆琛和保定美国公理会牧师胡本德一起,雇乘一辆骡车,拉着新出版的《农民识字课本》和《农民报》,由保定出发,经过高阳、博野、安国、深泽、定县、望都、唐县、完县等处从事考察后,回到保定。在考察中他们发现,只有地主豪绅的子弟才有力量和时间上私塾或官办的小学,一般农民尤其是妇女,从生下来到死,一辈子都是目不识丁的“睁眼瞎”。

  对症下药,傅葆琛注重培训讲授“千字课教授法”的师资,并亲自在定县翟城村教农民读《千字课》。课本里的字,都是常用语中的1000多个字,平时写信、记账和看报,都够用了。每课又插有图画,引发学习的兴趣,帮助他们了解和记忆。从时间上看,这部千字课一共4本,每本24课,共计96课,若是每天上一课,只要16个星期便可读完。无论再忙的人,都可以匀出时间完成学习。这样一来,读书的人可以做事,做事的人也可以读书了。后来,经与翟城村土绅磋商后,傅葆琛等人还决定在那成立一所农民夜校和一个实验农场。1925年夏,傅葆琛还与晏阳初同往包头,为冯玉祥倡导的平教训练班讲课。

  在傅葆琛看来,平民教育中的生计教育和家事教育,是解决乡村穷的问题的方策;文字教育和科学教育,是供给乡村民众基本和实用的知识;健康教育,可使乡村民众身体强壮,减少疾病;品格教育、政治教育和社会教育,都是训练乡村民众讲公德、交友择邻和处事接物的教育;休闲教育与艺术教育,可使乡村民众获得身体及精神上的愉悦。

  “不要抱着书本读”,更要研究生活。这是傅葆琛的教育理念,也是他一生投身乡村建设和平民教育中矢志不渝的追求。

(本报记者 吴绍芬整理)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