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摆脱“忙”的困境
近日,一位从教近十年的教师说的一段话,引发了我的共鸣与思考。
她说,当下一线教师的生活就是一个字——忙。忙上课教学,忙管理学生,忙得有时来不及备课就去上课了,忙得没太多的空余时间与学生交流,还要忙着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任务……忙,不是职业倦怠的本因,忙而无效、忙而不实才是真因。时间白白浪费,但始终感觉不到成长的意味。许多人呼吁一线教师要学会自我调节,要追求自我改变,但是难于找到突破的路径与方法,大多数教师仍然在忙乱中不断恶性循环。
在这样的状况下,许多教师觉得自己像人造卫星一样,环绕着一个庞大的能量球机械地运动着,难以停息。没有自己的思考时间,无法去做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情。凭什么要按别人的期望而活,凭什么被迫跟着别人的节奏走?这或许是众多一线教师的心声。
要改变这一状况,教师要学会“按自己的节奏走”。“按自己的节奏走”,意味着教师要转变现有的思维方式,抛弃过去被动的工作方式,改变偏离正轨的目标追求。教师的真实生活应该是解放自己的兴趣,且能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的方向。教师的忙乱倦怠,会使自己的生活远离正轨,也会让学生陷入悲苦乏味的生活,成长和发展的进程缓慢。
“按自己的节奏走”,需要两条腿走路。一是解放自己的职业兴趣,去大胆地爱上某个事物,去努力追求并享受这个过程;二是关注学生,为学生创造条件促进其不断学习,帮助他们通过不同的方式成长进步。
如果一位教师对某些活动或课程表现出兴趣与热情,决心去追求某个目标时,我们就会发现,他总能在这个过程中产生无穷无尽的想法,供自己探索和研究。教师如果达到了这种境界,在学生身上寻找问题,并进行有效解决,我们的教育就接近了本真,教育就会静悄悄地自然生长。
著名教育学者陶西平认为,当代世界教育教学改革的一条动向是“从以课程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这已成为许多国家提升教育质量的核心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一是全员化发展,即每个学生都是重要的;二是个性化发展,即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与此相适应的是学校的多元化发展。通过这一点,我们会发现,一些学校的教育价值观可能走偏了。
因此,我们应该转变自己的观念,不能简单地追求整齐划一的教育,用一把尺子来衡量学校、教师和全体学生,应该根据每一个具体的人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这样,才能让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得以真正落地,而不再是只停留在奢望阶段的教育理念上。
作为教师,无论是讲课、学习还是做事,都要“按自己的节奏走”,把自己的生命投入进去。只有这样,改革才会从这里发端,课程才会在这里创生,学生的成长才会爆发出无限的可能。
(作者单位系北京市海淀区育英学校)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