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的课堂密码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5-01-2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这是一个迷人的课堂。麦田是它的教室,一株株麦穗是它的课本,风吹麦浪成了它最美的课件……是的,这就是苏格拉底的课堂,这就是他的“最大的麦穗”一课。那一天,他与几名学生经过一块麦地,就让学生找一根最大的麦穗。学生总是挑挑拣拣,一再错失良机。在苏格拉底的引导下,学生们悟出了要把握时机的道理。

  尽管这是2000多年前的一堂课,但现在看来,仍然闪烁着智慧火花。一块普通的麦地,一项简单的任务,经过教师的巧妙设计,就成了一个魅力无限的课堂。这堂课上,苏格拉底寥寥数语,主要的教学语言只有两处——“你们去麦地里摘一根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我在麦地的尽头等你们”,这是教师在布置学习任务;当学生两手空空、失望而归时,苏格拉底说:“这块麦地里肯定有一根麦穗是最大的,但你们未必能碰见它;即使碰见了,也未必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因此,最大的一根麦穗就是你们刚刚遇到的。”这堂课上,主要的时间是学生在麦地里自由行走,寻找最大的麦穗。“看看这一株,摇了摇头;看看那一株,又摇了摇头……他们总以为机会还很多,完全没有必要过早定夺。”学生占用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成了绝对的主角,而教师仿佛成了客串,用现在的眼光来看,可谓典型的“少教多学”式教学。

  “少教多学”的核心还不在于时间的分配,而在于教师的“教”是否真正帮助学生达成了“学”的目标。这堂课上,最精彩的地方是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有所领悟——“人的一生仿佛也在麦地中行走,也在寻找那最大的一根麦穗,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根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这不是苏格拉底告诉学生的,而是学生自己的领悟与思考,已经成为他们的智慧。显然,要让学生明白这一点是不容易的,正是教学的难点所在。学生正在踌躇之际,教师的一番点拨果然如拨云见日一般,让人豁然开朗、茅塞顿开。可见,教师真正有效的“教”,不在于讲多讲少,而在于时机。

  孔子也讲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既是在强调教师启发引导的时机,也是在强调学生学习状态的重要。怎样才能达到“愤”与“悱”的状态?当然不能靠教师的讲与说,最好的方法应当是学生自己的体验、自己的实践。苏格拉底深谙此道,布置了学习任务后,他就在一边看着,任凭学生一再错失良机,一再与成功擦肩而过。我们这些旁观者都忍不住要叫出声来——时间马上到了,赶快摘下吧,就是这一根啊!许多时候,教师在课堂上经常这样做——见不得学生犯错,刚给学生一点探索的空间,就要马上告诉他们答案是什么、正确的方向在哪里;见不得学生浪费时间,刚读了一会儿书就要说体会、讲心得,刚写了几句话就要交流展示。其实,有效的教学建立在学生充分学习的基础上,哪怕这些学习看起来是错误的、无用的。正像前面的故事一样,道理是要学生自己领悟的,不是别人教会的。教学就应像苏格拉底那样,给予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思考,教师的任务就是在学生亦愤亦悱时启发之,学有难处时引导之,学有所成时激励之。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第二实验小学)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