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级教师谈教学·任玲 让语文课堂回归“语文味”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5-01-1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语文味”究竟是一种什么味?用一句流行的话说,就是“用语文的方式教语文”。我认为,“语文味”就是指教学时无论是讲是读还是活动,都紧紧抓住文字,紧紧扣住文本。紧扣语言文字是语文教学最正确的方法,也是最终的归宿。

  何谓丢失“语文味”?就是课堂出现了偏向,变成了非语文课。一线课堂教学中,非语文的表现非常之多。

  第一,教学游离于语文之外,出现偏向,甚至走入误区。比如,误把语文课上成德育课。一线课堂普遍存在的情况是,要么是受“载道”传统的影响,语文教学中无思想教育不成课的意识始终在作怪,什么篇章的教学都要来一个“教育学生如何如何”的环节。比如执教美国作家艾·弗罗姆的《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一课时,不少教师用大量的故事、歌曲、图片感染学生,最后还让学生创作歌颂父爱母爱的文字。又如在执教课文《宝玉挨打》时,有些教师让学生陈述自己挨打的经历与体验,甚至还让家长参与反省,把语文课上成了班会课。

  对新课改理念的错解,加剧了这一偏向。新课改提倡“注重跨领域学习,拓展语文学习的范围,通过广泛的实践,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有人便误以为可以无限超越文本。其实,“立足文本”与“超越文本”应该有度。有的教师执教《南州六月荔枝丹》一课时,在每个学生桌上都摆了荔枝、生物书和相关图片。教师一开场就明确要学生自主学习,“学什么”由学生自己确定。于是,课堂很热闹,一会儿有人说要介绍荔枝的结构特点,一会儿有人说要研究荔枝为什么不耐储藏,还有要研究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教师让学生分组学习,查字典、查生物书、找画册,最后全班交流。一堂课下来,这篇文艺性说明文的语言特点、说明方法以及信息筛选方法等内容一点都没有涉及,甚至课文都没读一遍。出现这些偏差的原因,就是误把课文内容作为知识学习的对象了。

  第二,过于依赖语言文字之外的媒介,活动过多,形式至上。新课改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有一种误解就是把“合作”简化为讨论。于是,在课堂上,全班讨论、大组讨论、小组讨论,甚至“无讨论不成好课”。在执教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课时,有些教师让学生用大量的时间来辩论海子应不应该选择死亡,这就是“非语文”的典型,因为教学游离于诗歌之外了。还有的教师把语文课变成音像、图片的展示课。最后的结果是——形式虽然丰富,语文本身的内容却不被关注。一些手段不是不能用,而是应该考量其出发点与落脚点。

  语文课应该关注的,是语意与文字怎样结合构成高层次的表达。真正的语文课,或者“披文以入情”,揣摩言语形式承载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或是“入情以披文”,领略思想是如何借助高质量的言语形式来表达的。只有落脚于语言文字,才算是真正的语文,一切知识的获取、情怀的熏陶、素养的提升,都要借助语言文字、通过语言文字来完成,并最终以语言文字的形式表现出来。没有“语文味”,任课堂有多么活跃、精彩、动人,都不算好的语文课。

  (作者单位系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中学)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