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秀荣:静静做个好老师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5-03-0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初见苏秀荣,正值华北初雪。一大早,苏秀荣来电话说,雪天路滑,去他们学校的山路十分难行,他担心我们上山不便,已经下山来了。

  窗外寸雪,几上热茶。面对着眼前这位一张娃娃脸被冻得通红、言语间带着几分腼腆的年轻男子,你很难把他和“全国模范教师”、“山西省特级教师”这样的头衔联系在一起。但随着交谈渐次深入,我们越来越感到,他获得的诸多荣誉相较于他为一乡教育所付出的来说,实在是微不足道。

  1995年,苏秀荣一毕业就被分配到太原市小返乡,做了一名教师。虽说小返乡地处省会,但实际上深藏于山区,生活条件很艰苦,至今仍然有许多村民住在破旧的土窑洞中。因此,愿意留在这里教书的人并不多。

  20年守望,吃得下苦才能留得住身

  像苏秀荣这样一个荣誉等身、全市乃至全省都抢着要的优秀教师,为什么甘愿在这里坚守20年?他微笑着说:“就想当个好老师,其他的不想。”

  在苏秀荣的心中,一个好的乡村教师,首先得能吃得下苦。

  “愿意来乡村任教的教师本来就少,男教师就更是‘稀有物种’了。”苏秀荣回忆说,小返乡的学校是70年代末修建的瓦房,教室房顶上的窟窿闪着太阳光,每到下雨,孩子们就得“靠拢”一些。苏秀荣笑称当年自己也是个“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搬运工、电工、暖气工、修理工等各个工种都会”。

  记得也是一年冬雪,由于校门窄,冬季烧的煤只能被卸在校门口,他和同事们就一车一车地把煤推到操场,晚上回到家手上满是磨起的水泡。

  身体的辛劳也许算不得什么,最苦的还是对家人的亏欠。苏秀荣的妻子和女儿住在山下的市区,而他常年在山上的学校。这虽然不是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但也让他们饱受艰辛。女儿3岁时,因肺炎住院,直到放学后他急急忙忙赶到医院时,才知道病危通知书已经下达,他深知作为一个父亲自己是多么不称职。因此,他内心一直充满着对女儿深深的内疚。

  乡村教育的艰苦,使教师的流动性很大,许多有门路的早早就去了山下的花花世界。这些年看着身边的同事流水一样去而难返,苏秀荣心里却古井不波。

  杏花岭教育局副局长牛冬梅,是苏秀荣的领导也是他的忘年交,但是苏秀荣从未向她提出过评优评先以及调动的请求。“这孩子没有名利心,虽然现在已经是全市乃至全省荣誉最高的教师了,但是他仍然默默地做着自己分内的事情,不张扬,不骄纵。这样的人才担得起这样的殊荣。”牛冬梅如是说。

  无条件的爱,才能真正把心留下

  “能吃苦,才能保证你把身体留在乡下。但要想成为一个好乡村教师,你得对教育和学生有发自内心的无条件的爱,这样才能真正把心留下。”苏秀荣说。

  与苏秀荣同事多年的教师胡茹艳回忆,苏秀荣最喜欢学生。由于在山区,许多学生早早就要出门上学,早餐往往被忽略。但苏秀荣认为,学生的身体健康比什么都重要。这么多年,他常常自费给学生买牛奶、早餐。同样因为闭塞落后,许多家长并不重视孩子的教育,采取放任的态度。苏秀荣就和同事们走上十几里山路去家访。

  在一次家访中,苏秀荣发现班上的学生小齐家庭条件异常艰苦——母亲智力残障半瘫在床,父亲打短工勉力支撑这个家。孩子晚上睡觉连一床能覆盖全身的被子都没有。苏秀荣见状,马上把自己结婚时崭新的被子送了过来,并且不断地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苏秀荣心思极为细密,他说,像小齐这样的孩子,不仅从生活上要帮助,还要注意呵护他敏感脆弱的内心,不能让他感到被“特殊化”,不要无意伤了孩子的自尊心。正是这种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帮扶,让小齐现在健康又快乐。

  像这样的事,在苏秀荣的从教生涯并不罕见。但是真正让人动容的,是那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事。正在读六年级的学生玉婷说:“从我认识苏老师起,他每天几乎是全校第一个到校的。而他到校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和同学们一起打扫卫生。”苏秀荣的同事说,这个习惯他十几年不曾变过。

  学不停步,乡村教师不该是落后教育的代名词

  作为一个植根乡村近20年的乡村教师,从苏秀荣的身上我们看到了许多偏远乡村教师的质朴和勤勉,但也发现了许多不同寻常的特质,这颠覆了我们原先对于偏远乡村教师的刻板印象。

  不同于其他一般偏远乡村教师的随遇而安,苏秀荣在业务上对自己要求很高。

  为了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与业务能力,1999年苏秀荣通过夜大学习取得了大专学历,并于同年参加了全国专升本考试,得到了到太原师范学院函授学习的机会,2002年取得了大学本科学历。在平时的生活中,苏秀荣一边忙教学,一边抓学习,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提高自己。多年来,持之以恒地主动学习课改理论,掌握新课标的基本精神,阅读了大量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理论书籍。

  2003年,学校参加了由新道街小学牵头的“实施反思性教学,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课题研究,苏秀荣主动要求参与。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专家引领、教师间研讨,他从对课题研究十分陌生、概念模糊、甚至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逐渐学会了写教育随笔、教育叙事,教育案例分析。苏秀荣还和语文组教师一道,创造性地开展“一个主题,两次上课,三次反思”的课堂教学模式,得到了课题组专家的认可。

  在与记者的交流过程中,苏秀荣很少谈及自己,甚至有些刻意回避。苏秀荣更多的是在讲那些和他一起坚守在乡村的同事们。有位刘姓女教师,今年50多岁,大半辈子都坚守在乡村学校,在化疗之后从病床上爬起来,第一件事就是回学校上课。这些坚守在乡村的教师,让苏秀荣为之感动。他说,乡村教师付出的要比其他教师多,但得到的却不多。这并不是指收入,而是职业幸福感。

  苏秀荣说,乡村教师现在急需3样东西:一是引领,在均衡发展的大背景下,乡村教师希望得到更多的业务上的引领,让教师们感到自己的进步和发展。二是支持,希望教育管理部门能为乡村教师队伍补充新鲜血液,并且想方设法让那些新教师愿意留在乡村。三是机会,希望能给乡村教师更多的出去讲课、业务交流、评比和获奖的机会,提升教师们的职业幸福感。

  苏秀荣说,这些比他那些“平淡的故事”要重要得多。

  是的,对于乡村教育乃至中国教育来说,苏秀荣们和他们的希望,都很重要。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