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语文学习的边界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5-03-1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好的语文课堂是一扇窗,坏的语文课堂是一座狱。

  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第一单元选入了阮籍《咏怀诗(其一)》。整个高中阶段阮籍的诗歌只此一首,作为“竹林七贤”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人其事,实在有太多可讲之处。可是,这首诗是自读课文,如果在课堂上把要讲的内容全讲出来,不仅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而且教师一味地讲解也会让学生觉得单调乏味。

  面对这个矛盾,我反复琢磨应该用何种方式,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让学生“以意逆志、知人论世”。讲解这首诗的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由浅入深地解读一首诗歌。如果只依靠课本上的注释,那么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就会停留在表面,无法体会一个时代投射到一个诗人身上的精神与文化影响。

  在讲解这首诗之前,我同步阅读了《阮籍评传》、《叶嘉莹评阮籍咏怀诗》、《生存还是死亡——阮籍与嵇康》等书籍,越读越觉得有太多想让学生了解的东西。于是,我尝试筛选了我所阅读的内容,经过汇编后发给学生,然后让他们以这些资料为背景,完成对诗歌由浅到深的理解过程。

  这节课的重难点是:让学生体会诗歌简洁凝练语言背后的深意,让学生借助资料经历对一首诗“读过——读通——读懂——读深”的过程。整堂课从学生谈初读感受开始,我针对学生的发现,有意识地向“时代背景”与“人物生平”两个方向引导,让他们从资料中挖掘信息,从而了解阮籍在诗中难以排遣的忧思。最后,学生意识到这首诗歌背后是一个时代,表达了诗人在时代中受到的压抑。

  当然,一节课难以解决所有的问题,但学会了这种方法,学生就可以举一反三。在这堂课上,学生收获的是诗歌解读的一种方式,寻找到一条通往诗人内心的途径。用一种方式促使学生去想,通过实践让学生产生真实的感受,于是,他们便会更容易接受。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就是努力让学生看到、感到的组织者。

  好的语文教学,就是用有限的课堂时间,打开学生学习的边界。在这堂课上,学生收获的不只是知识,更重要的是树立了一种语文学习的意识。如果能在语文课堂中长久地培养这种意识,那么语文学习的边界就不仅限于课堂。学生的视野开阔了,头脑丰富了,就会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他们对事物、世界的认知也就越来越有辨识力。课堂的根本作用并不是教会学生课本知识,更重要的是为学生打开一扇窗,让他们透过这扇窗看到更广阔的天地,了解蕴藏在文字背后的深刻与丰富。

  (作者单位系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中学)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五年,只为一堂作文课     下一篇:人物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