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公约会“说话”
如今,许多教师常把班级管理作为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而如何制定班级公约却是他们十分头疼的问题。
幼儿园的孩子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他们会根据具体的事物或自己的经验进行游戏,教师为孩子建立的规则并不符合他们的逻辑,因此孩子们没有把这些公约“放在心上”。
要想改变这一现状,我们就要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和发展需要改变制定班级公约的思路。
发现契机,讨论并呈现班级公约
最近班级中经常出现这样的场景:
场景1:孩子们在游戏环节中,在转换区域的过程中,有这样的动作——收拾完区域里面自己的操作材料,然后便转身离开。
场景2:集体教学结束,孩子们自由进入卫生间盥洗——转身跑向卫生间,留下一把把横七竖八的椅子。
场景3:任意时间,有事情打断了正在搬椅子的孩子——原地放下自己的椅子,然后去做其他事情了。
教师用照片和摄像的形式记录了这些孩子的行为过程,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搜集了许多素材。
一次,几个孩子在教室里追跑打闹,其中一个孩子被一把椅子绊倒。事发后,我们在区域交流环节中进行了沟通。
孩子们一起观看教师记录的照片和录像。
孩子们刚开始看照片的时候,脸上还洋溢着笑容,看着看着,刚刚被椅子撞到的孩子说:“我刚刚就是这样摔倒的!”
又有孩子说:“椅子这样放很危险,我也撞到过!”
“嗯,我也被撞过!”
……
孩子们在观看的过程中,自发地产生一些感受和认识:有的孩子说,椅子塞进桌下教室会更干净整洁;有的说,椅子塞进桌下就告诉别人,这里的人离开了;有的说,不把椅子塞进桌下,小朋友去上厕所的时候会绊倒……
这个时候教师问了一个问题: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孩子们七嘴八舌回答“我们不能这样了。”
“我们可以做个记号。”
“要不我们画一幅画贴在教室里面。”
……
就这样,孩子们想方设法来解决这个问题,班级中的第一张“公约图谱”也就产生了,这是孩子们自己设计、参与制作的,也是孩子们都认同的。
巩固班级公约
形成了这样的“公约图谱”后,孩子们便身体力行。
场景1:幼儿:“老师,今天他没有把椅子摆放好,这样很容易撞到其他小朋友!”
场景2:幼儿手指着“公约图谱”:“你怎么又没有塞椅子啊?我们是有公约的!”
幼儿默默地搬起自己的椅子,轻轻塞进桌下:“哎呀!我忘记了。”
场景3:区域活动中,两个小伙伴一起塞好椅子,走到别的区域参加游戏了。
一个良好行为的养成需要“内外结合”:首先需要孩子们内部的自我监督、自我评价。对全部都做到的孩子给予掌声,对能够勇敢正视自己不足的孩子给予肯定。其次让孩子之间相互评价。适时适当地奖励可以让孩子们更有“斗志”,也让他们乐在其中。
一个良好行为的养成还需要持之以恒,一个阶段后已经达成的公约会被其他主要矛盾替换掉,这样慢慢会形成班级的班风。
不管班级公约有多少,公约的产生都是源于孩子的问题,让孩子来解决自己的问题,并在实践中自我强化。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银河幼儿园)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