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硬件问题基本解决后,软件和人成为决定性因素 教育信息化的方向性选择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5-03-1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促进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在这两方面,教育信息化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日前,全国人大代表、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周洪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说道。

  在这次两会上,周洪宇向全国人大递交了一份《关于以信息化促进偏远地区薄弱学校教育均衡发展的建议》的提案。他指出:“以信息化促进偏远地区薄弱学校的均衡,是我国教育发展的现实诉求。”

  这是周洪宇连续第三年在全国两会上就教育信息化问题提出建议案,每一年的建议也代表了他对教育信息化的方向性判断。

  近年来,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引领下,我国的教育信息化事业快速发展。2014年,随着西藏教学点设备的安装调试完成,全国6.36万个教学点全面实现了“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

  然而,在广大农村边远地区,实施教育信息化的硬件虽已不成问题,但软件和人的问题不容忽视。

  在当地的一份调研报告中,全国人大代表、湖北恩施卫生学校副校长杨琴发现,有些偏远地区教师写文章要别人帮忙打字,少数教师对电脑只会开关机。

  “目前在西部,由于缺少专业技术人员的管理和指导,电脑设备闲置、教师不会用或不愿用的现象很普遍。”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集宁一中校长李一飞反映说。

  怎样补齐这一教育信息化的“短板”?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纷纷就此发表各自的见解。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认为,解决教育不均衡需要时间,而信息化可以缩短这个时间进程。“应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实现优质资源共享”。

  尽管目前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是一个突出问题,但周洪宇认为,不能一概而论把板子打在教师身上。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关键在领导。”周洪宇说,“调研发现,凡是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和校长是信息技术的内行或意识较强,当地的信息化就推进得好。”

  为此,周洪宇强调,要建立领导问责机制。“只有领导重视,统筹好各种资源和各方力量协同推进,才能有效地促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开展。”

  相应地,科学的评估机制也必不可少。“要把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纳入对学校和教师的督导评估。”李一飞提出,“通过出台激励性措施,鼓励学校和教师运用信息技术优化教育教学。”

  有了体制机制的保障,如何解决教育信息化中“人”的问题,同样至关重要。加大对偏远地区农村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是代表委员们的一致意见。

  “培训工作要及时跟进,建立专门的培训机构,更新培训内容,将现代教学技术应用作为教师培训的重要内容。”钟秉林主张。

  “年轻教师问题不大,关键是50岁上下的中老年教师。”李一飞说,“在提高这部分教师信息技术素养的同时,还要培养他们终身学习的意识。”

  同时,李一飞希望增加信息技术人员的编制。“如果学校里能有网络工程师,既可以更好地发挥设备的作用、整合教育资源,也能够提升更多教师的应用水平。”

  在此基础上,如何解决网络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

  周洪宇认为,应做好顶层设计,加强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设施建设,广泛吸收社会优秀教育资源和服务。

  “要改变过去政府为主的资源建设模式,积极探索政府引导、市场驱动、教育需求、多方参与的资源共享机制。”周洪宇说。

  建立信息化教育优先发展区,是周洪宇的另一个重要主张。他认为,信息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应采取试点先行的办法,加强联校对接,开展同步教学试验,重点扶持中西部地区的教育信息化建设。

  “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实现教育公平,缩小教育发展的数字鸿沟。”周洪宇说。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