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应在“实”上下功夫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5-03-2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提高农村教师待遇,为广大农村教师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让他们安心任教,这是提高农村教育质量的前提。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在“实”上下功夫。

  切实提高教师的生存性待遇。尽管农村教师的基本工资与城市教师并无多大的差别,但是,在福利待遇方面,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以及住房公积金等构成教师待遇的主要方面,我国实施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上述“三险一金”主要依赖于各县以及各学校的收入状况,各县之间差异很大,同一县区内,城市学校与农村学校差异也很大。在城市,各学校一般定期组织教师体检,这在农村几乎是一件奢侈的事情,许多农村教师甚至任教以来从未享受过单位组织的定期体检。教师的完整收入包括工资部分和福利待遇,而广大农村教师的福利待遇是“虚空”的,这就使得其实际收入大大降低。当教师在基本生存方面都处于如此窘迫境地时,他们如何安心任教?

  切实提高教师的发展性待遇。农村教师的窘迫不仅表现为收入上,还表现为自身发展性待遇的落后。与城市教师相比,农村教师缺少进修机会,在涉及专业发展的资源上,如教育科研课题申请、教学论文撰写等方面,都先天性地处于弱势状态,这无疑会给他们带来一系列不利影响,与同区域的城市教师相比,在晋升专业技术职务、竞争专业领域各类荣誉时,他们往往难以获得优先性。一个人的幸福很大程度上来自于职业的发展,当广大农村教师职业发展处境不理想甚至看不到希望的时候,他们又怎会踏实任教呢?

  切实改变教育的政绩观。为了解决农村教师待遇问题,我国近年来陆续制定一些政策,持续地做出各种努力。如各级人大、政协年度会议上都有该问题的提案。在将教育均衡发展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发展战略的背景下,国家层面和各省份大都出台了《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其中含有教师待遇标准的规定。但是,我们不无遗憾地看到,尽管国家层面做出了种种努力,可是,由于不正确的教育政绩观,各地并没有完全按照相关规定,扎扎实实地促进区域内教育发展的均衡。相反,在教育投入上,许多地方还是把有限的教育经费投入了城市学校,一些新建学校甚至达到“豪华”的水平,这显然是以往“重点校”政策的延续,其背后反映了一种不正当的教育发展政绩观:一些党政领导把建设重点学校、窗口学校作为展示自己政绩的手段。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必须实施问责制,把促进教育均衡发展、落实农村教师待遇列入党政政绩考核的内容之中。

  切实改变教育管理体制。目前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几乎不可能解决农村教师待遇这一我国教育均衡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一方面,大多数县级财力有限,无力承担整个农村教师待遇提高的责任;另一方面,不同的县区之间差别很大,即便县区内实现城乡教师同一待遇,但是,各县区之间的农村教师待遇问题依然差别甚大。基于上述认识,我认为,要想让广大农村教师安心任教,留住人才,不仅需要大幅度甚至是成倍地增加农村教师工资,全面落实农村教师的福利待遇,而且,还需要从根本上改善农村教师的工作环境,这需要中央或省一级财政的统筹。只有这样,才能实实在在地解决农村教师待遇提高问题。

  提高农村教师待遇,绝不能仅仅呼吁,必须出台系统的政策,在扎扎实实的行动中解决问题。

  (作者单位系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