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课程膨胀期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5-03-2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现如今,一所学校如果没有几门自己的校本课程,似乎都能成为一个笑话。于是,新奇的课程现象,如“课程超市”便应运而生。同时,许多伪课程、假课程、垃圾课程、短命课程等也开始满地滋生,这种乱象概括起来有以下4种情形:

  情形一:滥用“活动即课程”的理念,把学校的一切活动都说成是课程。如过去的升旗仪式变成了“升旗课程”,成人仪式变成了“成人课程”,班会活动变成了“班会课程”。

  情形二:“课程开发”界限模糊,导致开发对象不清。有的仅仅是对国家课程某个模块、某个章节的校本化改造,或将其中的一个实践活动说成一门课程,如“英语听力课程”、“化学实验校本课程”等。

  情形三:对相关课程的概念认识肤浅,导致课程门类鱼龙混杂。如《XX社区垃圾桶布点科学性调查研究》本是国家课程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下的一个研究活动,却被说成是一门课程,这显然缺乏课程常识。

  情形四:在课程开发过程中,缺乏本校课程文化。许多学校开发的课程都是由于学校领导的喜好而一时兴起,或是来自其他学校的舶来品,如古钱币课程、 JA课程等。

  这些课程乱象的出现,其根本原因在于各学校所处的课程开发阶段不同。在我国十几年的课改进程中,学校课程开发大致分为课程匮乏期、课程膨胀期和课程收敛期3个阶段。第一阶段,由于一些地区和学校的师资匮乏且资源不足,国家课程难以开齐开足,校本课程开发就更无从谈起;到第二阶段,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各学校的课程开发热情骤升,供学生多元选择的课程便大量地涌现,然而由于过度开发,课程浪费、课程剩余等现象也随之产生。但与此同时,大量的课程开发试验也使部分学校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促使其逐渐走向成熟、稳定的课程开发状态,进入第三阶段,即课程收敛期。

  基于此,我认为,学校的课程建设应锁定在两个需要上:一是满足学生全面且有个性的发展需要;二是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要。如果我们以人的发展需要为纵轴,社会发展需要为横轴,那么两种需要的结合点就是我们设置的课程。关键就在于要找准这些结合点。人的智能是多元的,每种智能都有自己的最佳发展期,我们应该在最佳发展期内设置或强化相应的课程,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就是《学记》中所说的“当其可知之时而教之”。

  当学校课程进入膨胀期,研究的重点必须由课程开发转向课程文化建设,即课程的内涵发展。而课程内涵发展的依据,我将其概括为“同心圆结构”——即以家庭或学校为中心,向外延伸到社区、区域、中国、全球甚至太空,提出的问题和解决的问题都是围绕人地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来开展。通过研究自己所处的环境或世界正在发生的事件,通过与他人合作学习,让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与技能。

  此外,学校的课程设计必须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学校所处的区域和区位特征,并以此来做为本校的课程资源进行深度挖掘和开发。

  (作者单位系北京市京源学校)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