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开发绕不开三个着眼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校本课程建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然而,任何新生事物的发展都不可能一帆风顺,校本课程建设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问题。我认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以学生的个性成长为基础,以学校的办学特色为准绳,以课程的价值取向为保障。在坚持“校本”这个中心之下,完成“促进学生发展”的最终目标。具体来说,分为以下3个着眼点。
着眼于学生个性成长的需要
国家课程是教育学生最主要的课程,然而在实施过程中,限于班级人数过多、学生兴趣差异等问题,无法真正做到“关注个性差异,满足学生需求,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而校本课程可以依据学生各自的兴趣爱好供其选择,加上人数往往较少,刚好可以弥补国家课程在这些方面的不足。
因此,学校在开发校本课程的时候,一定要重视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自身特长,要想方设法满足学生愿望,根据学生需求聘请校外专业人员。
此外,是不是课程开设的数目越多越好呢?
课程的开设要与学生的需求相结合,学校着意的应该是学生的个性特长,学生能否健康快乐地成长。因此,课程开设并不是越多越好,而要从实际出发,从学生的真正需要出发。
着眼于学校特色办学的需要
“校本课程”乃学校“本”之课程。鉴于此,我认为课程的开发,一是要考虑学校多年积淀的文化,二是要坚持学校的办学特色。
学校文化与课程建设之间是唇齿相依、密不可分的关系,二者互为依据、相互促进。一方面,学校文化是学校课程建设的载体,学校文化的重建是学校课程的深层次改革;另一方面,学校课程建设又为学校文化的重建提供契机。
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积淀,以及自己特有的办学特色。所以,学校应该特别重视自身特色文化的开发,注重自身办学特色的建设。从而围绕此,建构开发出能够充分展示自身特色的校本课程。
着眼于课程价值取向的需要
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调整课程开发模式,坚持“持续发展”,追求“人本自然主义”;注重课程设计的情境性;不断更新课程内容,建构新的课程体系;注重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非线性变化,转变评价方式。校本课程既不是简单的教材,也不是活动课程的“替代品”,更不是经验活动的简单累积。它是一个系统的、灵活的、人本的、民主的动态课程资源。
课程的实施也应改变传统的单向灌输方式,实行引导式、探究式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转变学习角色,树立以自我为主的学习方法,独立思考,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课程的内容和实施形式也应当适应学生的多样化选择,教师创造性地教、学生积极地学。只有这样,校本课程的开设才有价值,才能真正达到目的。
(作者单位系浙江省义乌市宾王中学)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