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师做学校的主人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5-04-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引领和促进教师的成长与发展,这是一般学校所谓的管理核心。但在这样一所学校,教师却是通过种种参与方式管理,实实在在地当上了“学校的主人”。

  不管在哪所学校任职,作为校长,我都会思考3个问题:学校要办成什么样?为什么办成这样?我应该怎样去做?只有牢记并不断追问这3个问题,我才能不忘记自己的使命,才能将自己心底对教育的热爱,转化成对理想教育的实践追求。而在实践与探索的过程中,离不开教师的积极参与。

  教师是学校工作的主力,也是学校管理的主体,他们身处不同的岗位,站在不同的角度。对学校的管理工作有着不同的看法与见解。因此,校长应与教师交朋友,充分发挥教师的力量,让他们大事提建议,小事共商量,这不但能集群众的智慧,更重要的是让每一个教师都能拥有“我是学校的主人”的实践体验。

  导护式“参与”

  为了提高学校管理工作的实效性,学校教师放弃课余时间和假日休息时间,积极参与到学校导护值班工作中来。他们自愿承担晨检、广播操、眼保健操、路队、午休、节假日护校等方面的导护工作,轮流值班,协助行政人员做好学校管理工作。

  这些举措不仅让全校教师体验到学校管理工作的繁杂和艰辛,更重要的是发挥了教师们的主人翁精神,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共同管理好学校。这种参与方式,还在校内形成了一个共识:校长角色,不能停留在“行政长官”、“监督者”上,学生不再是被动的客体、管辖的对象、贮藏知识的容器,教师也不仅仅是长者、园丁、工程师。正是在这一思想引导下,教师对学生的基本看法悄然发生了变化,大家通过学习、讨论最后得出共识:学生的成长是一个和谐发展的适应过程——形成和谐发展的整体观;每个学生都有其独一无二的个性——形成个性发展的主体观;良好的教育是在平等的交往沟通中体现的——建立交往沟通的平等观。这三个学生观促使教师的角色观念也随之发生转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成了学生的朋友,成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是平等中的首席,不再是学习过程的统治者、长官或裁判。

  提案式“参与”

  教师身处第一线,对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有切身体会,他们能从不同的视角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撰写提案给校长、提合理化建议是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一个机会。学校教师中有区政协委员和市人大代表,校领导经常与他们沟通,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并为他们智慧才能的发挥创造条件与环境。

  在学校,许多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有时课上到最兴奋的时候,师生互动热烈,学生生动活泼、情绪高涨,下课铃响了,课不得不“痛苦”地结束。而有的课,不到20分钟就完成了教学任务,很好地达到了教学目的,可又没到下课的时间。这种课时内容安排的灵活性与传统课时时间固定性的矛盾经常出现。

  于是,教师们便大胆地提议:学校可否实行长短课时结合?校领导经过考察、测算,采纳了建议,学校在开齐开足课程的前提下,将课时灵活设置:在以40分钟课时为主旋律的前提下,增设20分钟课、35分钟课和超40分钟课。

  理财式“参与”

  为了倡导民主风尚,提高学校财务管理的透明度,学校由4位教师代表组建民主监督小组,定期检查学校财务,定期公布学校各项收费项目、标准及经费运作情况。这种理财式“参与”的最大效益是把教师的个人利益与学校的发展统一到一条道上。作为教师,渴望提高福利,盼望校长多发钱,这是正常的,可以理解的,但是,校长往往站在学校发展的大局来统筹考虑经费的投入。

  去年暑期,学校曾把“校舍陈旧、老化怎么办”、“资金困难哪里筹”作为两大难题,交给教师讨论,最后教师们一致认为,过于陈旧的教学用房已严重引起家长的不满,如不改善将会影响学校的形象,滞后于学校发展的形势。因此,广大教师在掂掂家底的前提下,在炎热的暑期放弃休息,主动参与到学校校舍的维修中,并且在调整资金发放后,没有一个人因报酬少而放松教育、教学工作,放弃对学生的管理,反而以高度的责任感投入到繁杂的日常工作中。

  评选式“参与”

  民主评议、选举领导干部是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学校教师参与学校管理,发扬当家做主的精神,最突出的一点就是“自己的领导自己评”、“教师中的先进自己选”。开学初,学校就将各部门的工作计划印发给全校教师,期末由教师进行民主评议。评议时,全校教师遵循“一分为二”、“实事求是”的原则,采取“背靠背”和“面对面”的方法,从德、能、勤、绩4个方面逐项评议。评出自己信得过的领导,选出工作出色的优秀教师。

  每个人都有发展的潜力,教师是学校工作的主力,也是学校管理的主体,他们身上蕴藏着无穷的智慧与力量。调动教师参与学校管理,既是教师的基本权利,也是学校管理必须进行的改革实践。

  (作者系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青年路小学校长)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