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切莫太“做作”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5-04-0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课堂导入”看得太重

  “课文内容”揉得太碎

  “学科渗透”攥得太紧

  “教学节奏”掐得太死

  “表演欲望”想得太多

  在新课改理念不断推进的背景下,许多学校的语文课堂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教师也逐渐学会了课改理念下的课堂行走方式。但是,语文课堂仍然存在着一个共性问题——课堂承载着太多的“包袱”,给人非常“做作”的感觉。

  “课堂导入”看得太重。上课伊始,许多教师都会刻意安排一个“隆重”的课堂导入,甚至有的教师在第二课时也要安排几分钟课堂导入的时间。一些课堂导入确实起到了“震撼”学生的效果,但设计的内容却与教学目标相去甚远。不可否认,好的课堂导入能够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及时进入学习状态。但是,每节课一定要挖空心思地安排一个课堂导入吗?我认为,切莫把课堂导入看得太重,否则,从整节课来说,会给人弄巧成拙、喧宾夺主的感觉。课堂导入应该追求实用、恰如其分。比如,教师在课前已经安排学生预习,就应结合预习的相关要求导入课堂;教学第二课时的导入则应针对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直奔主题。

  “课文内容”揉得太碎。有的教师上阅读课如“庖丁解牛”,好像没有将通篇课文从头到尾讲清讲透,就觉得意犹未尽。于是,教师将生字词和段落分析作为课堂教学的“脚手架”,把一篇精美的课文解剖得支离破碎。我认为,这是语文课堂的“硬伤”。词语分析不能喧宾夺主,作者的写作意图也不应成为阅读课的核心,否则就失去了应有的语文味。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还应多思考、多斟酌,不能一切以教参为准。实际上,教参中所谓的“标准答案”有时并不标准,甚至语文也不应该有绝对的“标准答案”。一篇精美的课文,不应该被解剖得面目全非,教师应该放手让学生多读、多悟,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适时点拨、引导,让学生深入品味、咀嚼、内化、提升,这样学生才能够充分感受语文的魅力。

  “学科渗透”攥得太紧。“学科渗透式教学”是将某个学科的教育内容渗透到各门学科之中,化整为零地实施教育。当许多教师想不出教学设计的“亮点”和“突破点”时,就会进行所谓的“学科渗透”。有的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时,没有从课文内容的实际出发,而是在教学中强加“道德教育”环节,美其名曰“学科渗透”。殊不知,这种强加的教育割裂了文本,不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其实,对于语文教学来说,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教师应该让课堂教学自然发生,不要让语文课堂承载太多的非语文内容。

  “教学节奏”掐得太死。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其教学语言应该如“穿针引线”一般,随着学生的思维自然流动。这样的课堂才能有张有弛,让学生如沐春风。然而,许多教师教学时,像赶场一样,围绕着课堂预设,一环接着一环。即使有的学生还在举手发问,有的学生还沉浸在上一个教学环节中没有缓过神来,教师也会熟视无睹,目的只是走流程、赶进度。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只是摆设,是教师完成课堂教学的“道具”,怎么会享受快乐呢?因此,教师不能把教学节奏掐得太死,要保证课堂是鲜活的、有生命力的,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学生思维的充分运转。

  “表演欲望”想得太多。许多教师在课堂上存在严重的表演欲望,对教学语言字字斟酌,说话语调抑扬顿挫。课堂上,师生互动行云流水,教师总能娴熟地启发学生,将他们引向自己预设的“标准答案”,一环紧扣一环。然而,课堂教学不是表演,也不是竞赛,这样的“对答如流”背后,学生究竟思考了多少,收获了多少呢?教师应该从心里删去自己的表演欲望,让身心回归课堂。在课堂上,教师最需要关注的是学生的感受,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只有这样,才能够杜绝课堂教学的表演与作秀行为,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其实,语文教学没必要那么复杂,教师的心简单了,课堂教学也就简单了。语文课堂切莫太“造作”,应该简单明了,给人以晶莹透亮、清新自然的感觉。

  (作者单位系福建省泉州市南少林国际学校)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