珲春市第一小学校:春天里的“阳光”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5-04-1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这是一所“古老”的学校,它的前身甚至可以上溯到清朝顺治年间的“官学房”;这又是一所“崭新”的学校,新翻修的教学楼与操场,新购置的教学仪器与设备,以及全新的教育理念、课堂模式。这就是吉林省珲春市第一小学校。

  “阳光”是珲春一小的“关键词”,学校的课堂称作“阳光课堂”,学校的评价称作“阳光评价”,学校的办学理念就是“让教育充满阳光”。在阳光下,每一个人都能开朗快乐、茁壮成长。

  怎样让阳光洒满校园?副校长付友介绍,传统的课堂模式让学生苦不堪言,学校一直在摸索改革的道路。2009年,学校进行教案改革;2010年,学校下达“以学为主,当堂达标”的教学要求;2014年,学校学习了高效课堂模式,将其与自身特色和学校实际结合,形成了现在的“阳光课堂”。

  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谈起改革的艰辛,付友感慨良多。“刚开始,学生习惯了听教师讲,不愿意发言,也不愿意使用导学案。我们就改变评价机制,只要站起来说话,只要在导学案上写字,无论对错都加分。”

  随着一段时间的磨合,学生的状态有了明显变化。语文教师刘佳说,团队合作带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他们在课堂上越发活跃、自由,与教师的关系也越来越近。在学习《草原》一课时,一个小组的展示就是草原歌曲演唱的形式。学生展示结束后,刘佳收到一张纸条,请她也唱一首与草原相关的歌曲。“没想到他们给我出了一个难题,在之前的课堂上,他们都是老老实实地听我讲,唯恐我让他们回答问题。当然,为了不辜负他们的‘点将’,我也当堂献丑了。”刘佳笑着说。

  数学教师马艳芝也有相似的感触。她说,课改刚开始时,每个小组都有一两个潜能生不愿意参与活动,但组长和其他组员会不断地帮助他们、鼓励他们。“文化是小组建设的‘魂’,在小组目标的激励下,现在,那几个不愿参与的学生完全变了,他们会拿着教鞭直接冲上讲台,点评、补充,还会像教师一样,指定其他同学回答问题。”马艳芝说,

  教师赵泽润谈到学生变化时,举了小明(化名)的例子。小明在课堂上注意力很难集中,经常把橡皮搓成沫,撒到其他同学的课桌上,是班里出名的“捣蛋鬼”。划分小组时,小明自然不受欢迎,小组长甚至向教师表示,不愿意和他一组。赵泽润安抚了小组长,并建议发挥小明写字画画好看的优点,为小组展示增光添彩。小组长被说服了,小明也找到了存在感,不再在课堂上影响他人,而是认真学习、积极参与,学期结束时还当选了班级的“质疑之星”。

  在着手课堂教学改革的同时,学校没有忽视课程建设。现在,学校开发出86个特色课程,其中校级课程20个,其余为班级课程。付友介绍,学校正在打造“一班一品”课程。所谓“一班一品”,就是每个班级选择一项特色课程,比如钻石绣、俄语、书法等,利用每周二、四下午的两节课,师生共同研究、学习,定期将自己班级的课程成果展示在教室外墙上。“‘一班一品’虽然以班级为单位,但是实施时采用‘走班制’,学生不局限在自己的班级,而是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加入到其他班级的课程之中。”

  特色课程的开设,不仅开发培养了学生的各种兴趣,也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许多教师都展现了自己的“第二技能”:编织课程的两名辅导教师郎秀芝与马宪华,一名是综合实践课教师,一名是思品课教师,他们将业余爱好与学生共同分享;微机课教师郭香菊甚至自己买教材、下载视频,自学了折纸技巧,为学生开设纸雕课程。除了教师,学生家长也参与到课程建设之中,像二(6)班的俄语课程、二(3)班的一笔画课程、二(8)班的橡皮泥课程,定期来执教的都是学生家长。特色课程像一条条纽带,将教师、学生、家长联结在一起,让师生、家校的关系更加融洽了。

  阳光下的校园是美丽的,阳光下的学生是健康的,“让教育充满阳光”,就是让每个学生都享受到教育的幸福与快乐。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