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目的”阅读
这是一个老调重弹的话题。古往今来的先贤们不知道在这个话题上打过多少笔墨官司,也没有得出多少现成的结论。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这种带有浓郁功利色彩的论调已然无法激起国人阅读经典的兴趣,那些抱着发家致富、飞黄腾达梦想的人心底也很清楚,阅读经典只会浪费他们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所以,在探讨“为什么读经典”的时候,我们首先要把“他们”排除在外,把讨论的范畴限定在读书人之内。只有同道中人才可以互相切磋如何“悦读经典”。
台湾作家唐诺曾提出“无目的阅读”的概念,提倡“一种最舒适的阅读策略──你无须去强求、去时时神经质检查自己的收益,它的结果自己会找上你”,这才是最理想的读书境界。热爱读书的人,不会在意阅读经典的功用。过于关注阅读的结果,反而会使“阅读的至乐”在不知不觉中流失殆尽,造成心灵的重负。
现在,有些家长盲目地把孩子送去读经,试图把孩子培养成当代的圣人,未免有点异想天开。能让孩子少看点电视,多读点绘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养成阅读的生活方式,就已经很不错了。何必去读经?
何况经典绝不仅局限于圣经、四书五经之类的神圣文本,在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看来,所谓经典,就是指那些你经常听人家说“我正在重读……”而不是“我正在读……”的书,是一本“每次重读都好像初读那样带来发现的书”,是一本“从不会耗尽它要向读者说的一切东西的书”。这种描述性定义虽然不够严谨,但对于选择阅读哪些经典书目却颇具指导意义。我们只要回顾一下,在那并不漫长的前半生中,有哪些书对于我们的成长曾经起到有所裨益的作用,拿过来重读就可以了。因为,在青少年时代,每一次阅读就像一次新的体验,固然会增添独特的滋味和意义;但是在成年之后,一个人会欣赏书中更多的细节、层次和含义。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阅读体验,而后者显然更有意义。
当然,我并不排斥读全新的书,说不定哪一天,它又会在我的生命中冒出来,进入属于自己的“经典藏书架”。
读书是一件异常有趣的事情,是我们终生的伴侣,当我们在不断开拓新的领域时,在丰富自己的知识色彩的同时,也充实了自己的人生。
(作者单位系上海复旦附中)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