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语录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5-04-1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刘利民:除了校舍设备、校长教师标准化,好的教育还需要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课程要有科学的标准。课程标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必须认真制定好、执行好。我国课程改革进行了十几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已经修订颁布,但由于从前没有特殊教育课程标准,比如,聋人,从武汉来到北京,一个手势,两个理解,没法交流,所以,需要特殊教育课程标准化。

  

  丁伯华:每个领域的信息化工作都有其自身的特点,正如教学是一个学校工作的重心,学校的信息化建设也要围绕这个主线进行才不会走偏。由于每所学校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进度不一,在运用信息技术方面的要求也就不尽相同。但无论是分层走班、过程性评价,还是选修课程建设等,信息技术都要跟上教学改革的进度。如果技术手段跟不上课程改革的步伐,就会阻碍改革的推进,这是典型的因小失大。

  

  王珂:学校体育活动是增强学生体质、培养艺术素养、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是推进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是加强德育建设、提升学校文化品位的重要途径。学生要想成长成才,不仅要有好成绩,更要有好身体,健康的体质是孩子未来追逐梦想的基石。这一工作使命神圣而任重道远,抓不好学生体质健康工作就是渎职!

  

  马永钦:我国教育的特点决定了课改必然是一种扬弃,课改既不能为了“立”而破除一切,为“立”而求新求异;也不能借改革之名回避传统和实际。课改必须从实际出发,不能盲目跟风。我们学习永威学校“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理念,但不能照搬其课堂结构;我们借鉴杜郎口中学“自主、合作、小组学习”的精髓,但不能仅仅简单地去“复制”。所以关于怎样改,我们一定要从本校实际出发,遵循教育规律,根据校情推进课改。

  

  唐耀华:公共课改革刚刚迈开步伐,肯定会有一定压力,我们允许有一个探索和逐渐提升的过程,但必须要设定相关的制度,管理要不折不扣,落实才不会走样,在教学相长的过程中才能实现彼此的升华。

  

  马涛:利用学业水平考试数据对高中教育质量进行监测和评价,可以建立起学校教育质量的评价和监控机制,为检查学校课程教学内容、课程计划和新课程理念的落实提供有效的调控手段。加强和改善教学管理,甚至可以推动“走班制”和“选课制”的施行,形成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正确导向机制、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

  (陈佳邑 辑)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