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夫斯:教育塑造美好心灵
维夫斯(1492—1540),欧洲文艺复兴晚期西班牙著名的人文主义教育家,代表作有《论基督教妇女教育》、《智慧入门》、《论教育》、《关于大脑》等。
出生于西班牙巴伦西亚的一个贵族家庭,自幼受到严格传统的封建家庭式教育,估计连维夫斯自己都没想到,去法国求学后因为接受了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让他的思想和整个人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经院哲学到人文主义,这是一个不小的跨度。维夫斯提出知识的学习最终应有益于虔信和德行,“人类罪孽已遍及全世界,灵魂的堕落情感如此强烈”,而知识可以纯净灵魂,宗教的虔诚最终达成人性的塑造,这也是维夫斯基督教精神与人文主义思想结合的体现,更显露出些许实用主义。
维夫斯结合基督教的虔诚与人文主义的博雅,将博爱、平等、自由、民主等内容贯穿到教育理念中。在教育理想和教育方法上,维夫斯表现出超乎时代的深度和广度。在维夫斯看来,教育的目的就是获得知识与美德。他重视教育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认为“我们不应该为天性中坏的东西失望,也不应该过分地信任好的东西。无论在一个国家或在一所学校,都有着许多改变天性和品德的事例”。维夫斯不仅从个人发展的角度看教育,而且还从国家利益出发,觉得教育“必须考虑家庭、祖国和祖国以外的利益”。
维夫斯刚好经历了文艺复兴时期,这个时代对人性解放的追求也使维夫斯非常重视妇女教育。他认为“妇女教育是至高无上的一个话题”,颠覆了中世纪对妇女人性的压抑与受教育权利的剥夺,为妇女通过教育培养美德、增长学识开启了一道大门。
注重知识的全面性。具体到学校的教学,维夫斯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在“知识的分类”描述中,维夫斯将知识划分为语言学、修辞学、哲学、神学、几何、算术、音乐、历史、法律、科学、医学、伦理学等不同领域,学科门类与范围得到了拓展。维夫斯还非常推崇知识的实用性,对知识的理解超越了空洞的理论层面,认为获得知识本身不是教学的目的,能够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我们不能只是永远地学习,而是要把我们的学问用于生活实际。每门学问是无止境的,但在一定阶段,我们必须要把它用于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地方中去”。
维夫斯把教育教学建立在心理学认知的基础上。在他看来,不同的教育方法取决于不同的心理特点,因此,首先应了解儿童的天性,“先让孩子在预备学校呆一两个月,以便调查他的性情。”然后依据儿童的年龄特征、思维能力和心理活动进行教学,尊重儿童的天性,因材施教。维夫斯能很好地将教育活动奠定在现代心理学分析与实验的基础上,由此获得了“现代实验心理学之父”的美誉。
维夫斯将感官经验作为学习的开端,认为学习的过程是从各种感觉到想象、再由想象到理解的过程,。因此,“各种感觉是我们最初的教师,理解源于感觉”,维夫斯强调要通过观察和实验来训练感觉。
教师在教育中起着关键作用。维夫斯认为教师的职业神圣而伟大,要想成为一名合格教师,除了要有好的学问和教学技能之外,更要追求品格的纯洁。“不应为赚钱而教学”,不被权欲、贪利所驱使。更让人感动的是,维夫斯把教师对学生的爱比作是“父亲般”的,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一个做父亲的爱,维夫斯真正从心底爱学生,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父亲给孩子以肉体,而教师则塑造孩子的心灵,直至今日,影响深远。
(作者单位系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研究院)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