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乍起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5-05-1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这是一次缘于一张表格的集结。

  当区教研员让我在表上填上自己的经历时,我曾纠结:我已到了不再年轻、不再适合追逐梦想的尴尬年龄,还需要填写这份表格吗?我把这样的纠结婉转地表达给教研员,教研员为我加油打气:只要怀揣着对语文的热爱,无论何时都可以继续追求更美好的语文教学。

  直到寒假前夕,接到开会通知,我才知道填表是为了完成一次名师的集结——参加“黎琼名师工作室”。工作室由区内3位语文引领者组成专家组,挑选本区30名市级骨干教师担任工作室成员。

  一直以来,“名师”在我心中是一个神圣的称谓,是那种学识和修养达到一定境界,既有教育理论又有上课技巧的大师级人物。我没有想到自己可以加入进来,那一刻,心中诚惶诚恐,不知道该如何做才能让自己名副其实。

  在工作室启动仪式上,教研员和牵头教师黎琼作了鼓舞人心的宣传动员。教研员告诉我们:只有背负压力前行的人,才能把压力转化为前进的动力。黎琼那饱满的热情更是一种无声的激励。

  会上,大家确定以“语言运用”作为研修主题,运用“同课异构”的方式,让工作室成员到定点学校,与当地的教师开展教研活动。专家组还为我们选择并购买了3本必读书:闫学的《小学语文文本解读》(上、下),王崧舟的《诗意语文课谱》。

  紧接着,工作室召开第二次会议,让大家明确假期里应该完成的学习和阅读任务,明确自己上课的学校和篇目。这真是一个满满当当的寒假!阅读、写作、交流、讨论,都在过年的间隙完成。这份充实与忙碌,让我体会到在“名师工作室”工作需要更多的付出,无形中提升了对自我的要求。

  今年开学第一周,工作室成员与来自西华师范大学的指导教师曾洪军进行面对面交流。在曾教授的专题讲座中,在他对我们的肯定与期许中,工作室成员都感到被注入了新的力量。

  从第二周开始,“黎琼名师工作室”的成员们如约出现在全区不同的校园里。每位执教者都比以往多了几分执着与认真,为了一堂课的设计,往往要反复修改几次教案,还要借班一次又一次地磨课,请工作室的伙伴、专家帮忙听课,提修改意见,希望呈现出最有活力、最能体现“语言运用”的课堂。当然,名师工作室的教师无论到哪所学校,对那所学校将要执教同一课程的教师都是不小的挑战。那所学校的教师同样是集全校的教研力量,对这些课程进行打磨,颇具摆擂台赛课的味道。不同的年级,不同的学校,大家都在做着同一件事:说课、磨课、上课、评课,可谓声势浩大。

  如果说“名师工作室”是一颗闪闪发光的星星,那么汇集在它的周围,我们每个平凡普通的教师都可以跟着名师一点点地变得光亮起来。

  (作者单位系四川省绵阳市石塘小学)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一路好风景     下一篇:小观音莲的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