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问题设计更“温暖”
在一次教研活动中,我听了一节语文课,教师执教的是人教版《珍珠鸟》一课。课堂上,教师让学生利用年级组集体备课研制的导学案进行学习。导学案中出示了两个学习目标:一是“我能找出关键句,体会作者是怎样逐渐得到珍珠鸟信赖的”;二是“我能结合生活实际,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话”。
在课堂展示中,全班学生都将重点集中在第一个问题上,罗列了一些词句阐述珍珠鸟之所以从开始的“怕人”到后来对人的“信赖”。他们认为,作者对珍珠鸟的真心关爱与细心呵护是珍珠鸟转变的主要原因。学生对第一个问题的展示非常成功,这其实为第二个问题的展示打下了良好基础。
之后,教师采取小结过渡的方式,试图引导学生将交流的重心转移到第二个问题,即探讨对中心句的理解上来。然而遗憾的是,无论教师如何引导,学生的表达总是浮在思维的表层,课堂甚至出现了冷场的现象。
其实,这个现象的出现几乎是必然的。因为各小组在对学与群学阶段,大多围绕第一个问题发表意见,而对第二个问题少有辩论交锋,更别说思维的深度碰撞了。这是一种学习目标窄化的现象。
教师希望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地体悟与解读,为什么会出现事与愿违的局面呢?
带着这个问题,我重新翻看了教师使用的导学案,并与教研组教师进行了一些交流。教研组教师认为,《珍珠鸟》是一篇高年段的自读课文,他们是围绕课文前的学习提示设计导学案的。关于学习目标,教研组认为,目标中的两个问题都是必需的,第一个问题是基础问题,第二个问题则涉及单元主题训练的重点。为何课堂会“卡壳”,教研组也十分困惑。
问题还是出现在导学案的设计上。我认为,在设计探究性问题时,不仅要考虑知识的建构、思维的整合、探究的开放,还要突出人性化。以《珍珠鸟》一课为例,教师可以在两个问题之间增补一个过渡性问题:“珍珠鸟在消除戒备、充分信任作者后,出现了哪些美好的画面?”这个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抓住课文中人鸟融洽的段落,体会人与动物和谐相处、互为朋友的画面,这就是一种“美好的境界”。此外,设计问题时,教师还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做一些温馨提示。比如,“人与自然相互依赖会出现哪些美好的情况?”“同学与同学之间互相信赖,会产生哪些美好的关系?”这些提示性问题都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从而打开自己的思维空间。
导学案问题设计的上述调整,都是基于人性化考虑,能更好地帮助学习,也能营造更融洽的课堂气氛。如果学生在自学环节不再感到陌生、感到畏惧,他们的学习就会非常充分,有助于更好地达成课堂学习目标。
(作者单位系湖北省长阳县榔坪镇秀峰桥小学)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