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建构区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5-05-2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建构区作为幼儿园必开的游戏区域之一,对幼儿的空间构造、想象力及动手能力的培养有重要意义。

  在区域创设之时,我在区域内铺设了8张垫子,在墙上张贴了一些用雪花片拼插的图形。之后便让幼儿进入区域中游戏,于是一系列的状况随之而来……

  “战争”弥漫游戏场

  早上的区域游戏时间,幼儿陆续进入建构区。区域里的何铭轩和赵品硕用雪花片随便拼插了几下就当作枪剑“厮杀”起来,做动作的同时嘴巴还发出“嗒嗒嗒”的声音。很快,整个建构区甚至教室都变成了孩子们互相“论剑”的场地。区域游戏结束后,孩子们拼插的棍子和刀便成了自己的作品。

  可以判断,幼儿对于雪花片这种材料是充满兴趣的,尤其是把这些材料变成自己热衷的游戏情境,更符合当下幼儿的特点。但作为教师,要对幼儿的兴趣进行有效判断,不能盲从;要从幼儿的兴趣出发,引导游戏进行下去。

  仔细分析发现,虽然教师也张贴了一些图片来诱发幼儿的兴趣,但从幼儿的行为中可以看出,教师的“用心”反而成了一种无力的摆设。

  因此,首先要确立兴趣下的主题。经过激烈的争论和投票,幼儿们决定以交通工具为主题,举办一场名为“超级大车展”的交通工具展。

  然后,教师请幼儿去调查都有哪些交通工具,并创建调查表。

  最后,根据幼儿的调查结果,我打印了一些雪花片拼插的图片,贴在建构区的墙面上。之后,许多幼儿在拼插交通工具时,都会前去进行比对和学习。

  “矛盾”下的区域优化

  一时间,我班的建构区颇有“洛阳纸贵”的气势,许多孩子每天最期待的就是进入建构区拼插交通工具。但不久,各种问题也纷至沓来。

  虽然幼儿的兴趣在活动中被调动起来,并且在行动中有所体现。但是很显然,他们在操作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而且这些问题影响到了主题活动的进展。于是,我们又开始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规则调整。

  说出我所受的“委屈”。多种情况下,我们都是采取录像和后期回放交流的形式。但这次,我们请“受委屈”的幼儿说出自己“受委屈”的过程。

  这样,“委屈”被一个个呈现出来,似乎安抚这些“受屈者”迫在眉睫。

  商讨不“委屈”的办法。问题的出现需要解决。经过师生讨论,我们有针对性地调整了活动规则。

  “动力”成为聚焦点

  随着新规则的执行,建构区不再出现拥挤和拖拉的现象。但一段时间后,许多孩子都跑到其他区域玩了。一些半成品被安静地放在架子上,无人问津。

  这时,就要实现激励下的动力维持。教师并非苦口婆心地鼓励幼儿去完成作品,而是在一日环节中融合以下两种做法:

  区域活动后巧分享。每天在游戏后的分享与交流中,教师都会请那些有作品的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这种方式不仅给了幼儿自我展示的机会,也让其他幼儿为了得到这个机会,而在雪花片的搭建上更下功夫。

  展示台巧运用。为了充分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我们在教室外设置了展示台,将幼儿的作品展示到外面,并加上设计者的姓名和作品名称。每天放学,孩子都会带自己的家长前去欣赏。

  目前,我们班的“超级大车展”还停留在不断推出新作品的阶段。不管这个主题活动接下来的命运如何,我们对于推进此类区域建设都有了一个明晰的思路,就是追随幼儿兴趣,给予有意识的引导,同时还要针对幼儿出现的问题进行跟进,这样才能有效地提升幼儿的游戏水平。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银河幼儿园)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