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初中校本课程候选案例 “万园之园”里的高阶学习
圆明园仅仅是一址供后代游览观光的历史遗迹吗?清华大学附属中学专门开设“走进圆明园”校本课程,将历史、地理、数学、英语等学科融为一体,通过体验式学习,让学生从多个领域、多个角度领略这座“万园之园”的博大精深。
课程简介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依托圆明园丰富的自然、历史、建筑、生态环境等资源,打破学科界限,综合政治、历史、美术、生物、地理、数学、外语等多门学科,开设了“走进圆明园”校本课程,引领学生从不同角度研究这座著名的皇家园林,并对相关问题进行综合性观察与研究。
课程理念
成长从体验开始,学习与适应社会都是一个全身心投入的过程。本课程以问题为导向、以探究为基础,通过体验的学习方式,实现由“灌输式地教”向“主动地学”转变、由机械记忆向探索研究转变、由注重知识向发展能力转变、由培养技能向启发思维转变。课程旨在改变单一的教学方法,注重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以及学生能力发展的整体过程。
课程设计
课程包括基础(见识圆明园&体验圆明园)和拓展(思考圆明园)两个阶段,具体来说:
·基础阶段——见识圆明园&体验圆明园
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初步了解圆明园。虽然圆明园与清华附中毗邻,但学生对其内涵却了解极少,甚至有相当多的学生对圆明园的认识还仅停留在“西洋楼”的概念上。
第一部分 总结·开篇(2周)
展示会——圆明园的前世今生
第二部分 见识·体验(8周)
A组:南北园林的比较&实践——探秘狮子林
B组:中国建筑的特点(欣赏清朝建筑的风格)&实践——测量及复原含经堂
C组:中西建筑比较&实践——游走在谐奇趣中
D组:对圆明园文物流失海外的思考&像历史学家那样思考
第三部分 辩论·沉思(2周)
辩论:要不要回购流失的圆明园文物、圆明园要不要复原等
专家讲座
课例:含经堂的测量与复原
一、学习导入
1. 为什么要上含经堂这节课?
为了感受中国古代建筑之雄奇和伟大;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建筑文化。
2. 这堂课有什么特色?
学生不只是在课堂中学,还要在实践中体会;不是常规的教师授课,而是学生独立摸索。
二、活动过程介绍
1. 准备
学习传统抬梁式木构建筑的基本结构和主要构件名称;
阅读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中关于建筑结构尺寸的规定及梁思成先生的注释,自主查找相关资料,弄懂资料大意及基本推算方法;
学习识读建筑的平面、立面、剖面图;
记录自学过程中的问题,在现场课上有针对性地注意教师的讲解,并与教师交流;
带好卷尺、纸笔、橡皮等所需工具,并按4人一组,完成小组工作。
2. 现场考察与体验
考察圆明园含经堂遗址,结合遗址平面图,确定建筑名称与方位的关系;
体验“再现圆明园”应用程序,了解含经堂原貌与现状之间的关系,体会古建筑复原工作的内容与成果。
3. 现场测绘
各小组选择一个单体建筑遗址作为小组项目,在总平面图上找到并标注出来。
·拓展阶段——思考圆明园
继基础阶段中“见识圆明园”和“体验圆明园”之后,在拓展阶段,让学生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研究性学习。我们认同学生是价值的创造者、思考者与问题的解决者,在学习中以自主性的思考进行探究性学习。
课题研究(8周):
研究课题包括:
第1组 皇子不做逍遥游——读书
第2组 层台云集梨园乐——观演
第3组 乘对行令,布政亲贤——理政
第4组 飞檐反宇夺天工——建筑
第5组 皇帝在圆明园如何取暖
第6组 对西洋楼中西融合的探讨
*备选课题:
菜畦田垄仓厢庆——观农
同登凤舸赏莲荷——赏花
课例:对西洋楼中西融合的探讨
第一阶段:基础学习
第一周(室内):介绍本次学习的课程大纲、课程要求及学习成果的要求。圆明园西洋楼的总体概况、营建历史、文化内涵(概述);
第二阶段:分点探讨西洋楼中西融合的部分
《园林风格——中西园林的交流与碰撞》
第二周(室内):主要通过实例讲授中国古典园林、西式园林包括意大利园林、法国园林的特征,探讨中西两种风格截然不同的园林艺术在实践中的交流与碰撞;
第三周(室外):实地调研,现场感受西洋楼园林的布局特点(绘制景区平面图);
《水法景观——西洋楼水法景观探析》
第四周(室外):对水景的相关景致、基本构成进行介绍,分析其景观特色,举例对比中国自然式水景;
《建筑装饰——中西植物纹样的审美特征对比分析》
第五周(室内):概述巴洛克装饰主义及我国装饰艺术中植物纹样的发展,分析影响西洋楼设计建造的因素,对比分析中西植物纹样的审美特征;
第六周(室外):实地调研,拍照提取现场散落石构件装饰花纹;
《植物配置——中西方园林植物景观布置的异同》
第七周(室内):简述中西方植物成景的特征和作用,比较分析景观布置的异同。
第三阶段:衍生品创意展示
第八周:了解文艺复兴时期巴洛克风格和洛可可风格的特点,收集素材,结合西洋楼景区雕刻纹样,设计衍生品,如饰品或摆件。
课题研究结果呈现(6周):
根据学生前期的学习成果,让他们以自己喜爱的方式进行表达,由英语、美术教师带领学生制作导游册。
课程总结
通过这门课程,学生逐渐形成了科学严谨的研究态度,对如何做研究有了深入了解,明白了论文是什么,如何写论文,从而为将来进行真正的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研究课题,爱上自己正在进行的研究,并在随后的学习阶段对相应的知识进行不断补充和修正,这种学习习惯和乐趣才是一个学习者最为可贵的收获。
这门课程除了对学生有益,对教师的成长也是一种促进。“走进圆明园”为教师提供了一个锻炼自己、展示自己的平台,让他们带着自己的教育理想在课堂之外的实践中成长。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