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引领 共同发展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其探究兴趣,让其体验探究的过程,发展幼儿初步的探究能力。那么,教师该如何充分挖掘日常生活中的科学教育内容,利用自然环境和身边的科学教育资源,为幼儿的科学探究活动创造适宜的条件和良好的环境?这成为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第一幼儿园“园际协助体”科学领域小组本学期的研究课题。
幼儿园首先对科学领域小组的教师进行了“幼儿园科学教育现状”问卷调查,以此来了解和把握不同园所对幼儿科学认知教育的实施情况。在此基础上,金州区第一幼儿园借鉴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提出的PDCA理论,通过“策划→实施→检查→修正”4个环节,开展科学有效的研究,使每个教师的专业水平在这一循环过程中获得阶梯式提升。
以课题“如何将科学教育渗透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的研讨为例,科学领域小组具体经历了以下几个环节:
策划——明确目标。在展开教育研究前,小组的所有成员共同学习了《指南解读》中“科学领域”部分的相关内容,明确了此次的研究目标为:探索如何在集中教育、日常生活、区域活动中开展科学探究活动。然后,教师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各自擅长的领域分成3个研究小组:集中教育中的科学探索小组、日常生活中的科学探索小组、区域活动中的科学探索小组,并确定了各小组进行阶段交流的时间和研究结束的时间。
实施——具体操作。教师们在明确自己的研究任务后,有针对性地在各自的园所开展研究活动,搜集和整理过程性资料,总结和提炼好的经验和做法。比如:在日常生活中的科学探索小组里,有的教师记录了幼儿在进食环节,主动探索如何让热食物尽快变凉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们自发建立了QQ交流群,形成了一个学习共同体,通过网络分享,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各种形式的行动研究不仅增强了教师对幼儿科学探究活动的认识,也极大地提升了教师的科学教育能力。
检查——交流研讨。这是教师们集中交流的环节,大家多以“头脑风暴”的方式展开研讨。3个研究小组的组长首先带领本组教师讨论、汇总发现的问题和自己的研究结果,然后选择一个教师代表进行汇报,其他组的教师对其结论提出自己的看法。比如,“在集中教学活动中如何进行操作记录”这一问题就引起了其他组教师的极大争议。有的教师认为,操作记录适宜采用集体记录的方式,以帮助幼儿集中注意力;有的教师则认为,操作记录适宜个别记录的方式,这样幼儿才能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这种教师研讨的形式改变了以往研讨活动中“一言堂”的局面,有效地激发了教师参与研讨活动的热情。但是这种方式也存在一定的弊端,比如:教师过分注意装饰板报,忽视了研讨本身,这就需要组织者明确研讨目标,帮助教师把握研讨活动的实质。
修正——总结提升。此环节代表了一次探究活动的结束,也意味着新一轮探究活动的开始。教师们一起总结前一阶段研究中积累的好经验,并把教师们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形成新的研究内容。此外,幼儿园还定期邀请专家参与相关活动,对教师们的做法进行现场分析指导,帮助教师把握正确的研究方向、习得科学的研究方法。
为了提升每一个教师的团队合作意识,增强科学领域研究小组的凝聚力,每次活动后,幼儿园都会选择适宜的拓展训练游戏项目,让教师们一起游戏。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教师们从陌生到熟悉,从旁观者到参与者,从被动完成任务到主动提出问题,其专业水平、合作意识和研究能力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园际协作体”为教师搭建了展示自我和相互学习的平台,助推了每一个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也为新区幼教的明天注入了无限的希望和发展活力。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