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公开课的反思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5-06-1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在“第三届全国中小学课堂教学创新成果博览会”上,我与上海市蒙山中学八年级的学生,共同学习了《吆喝》一课。这节课我设计的学习目标是“了解京城特色的民风民俗,关注民俗、热爱民族文化”。我在导入时使用了我家乡的吆喝方式,一下子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后,我让学生通过4个步骤进行学习:找吆喝(厘清课文内容)、品吆喝(模拟吆喝声,还原生活)、忆吆喝(品评吆喝人的智慧、体会作者写作意图)、说吆喝(设计多种行业的吆喝)。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我设计了几个问题:作者围绕北京的吆喝声介绍了什么?作者对北京的吆喝声怀有怎样的感情?为什么介绍“从早到晚、一年四季”中的吆喝时,作者主要介绍卖什么而很少介绍怎样吆喝?

  问题主要体现在课堂内容的重点与难点上,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能够摸得着、看得见。此外,我还要求学生在介绍各种吆喝时,力求做到声情并茂。课堂上,学生跟随作者的回忆,慢慢体会到作者对吆喝的感情。

  《吆喝》一文源于生活、反映生活,于是,我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把生活中的“吆喝”搬进课堂,体现“语文的外延是生活”这一理念。

  在这堂课上,我始终把学生放在首位,设计了“说吆喝”的现场展示、“喊吆喝”的角色体验、“论吆喝”的课堂讨论等活动环节,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体现。当然,这堂课也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部分教学目标并未如期实现,一些课文知识没有充分落实,师生互动与学生活动等环节也存在瑕疵。

  在“喊吆喝”与“论吆喝”环节中,面对学生的不准确答案,为避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我不得不说“不错”“好”“非常有道理”,极少对学生的回答说“不”。一堂课下来,学生皆大欢喜,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但我的心情却不能平静。一部分学生的积极性与想象力得到了保护,但对于更多学生而言,他们对知识、对真理的追求标准却产生了模糊与偏差。

  在课堂上,学生的积极回答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在回答问题前已经进行了独立思考,他们的回答是自己的劳动成果。如果学生的回答是正确的、有道理的,教师当然要及时给予肯定与表扬,这是对学生劳动成果的尊重。如果学生的回答是不正确或不完整的,教师应及时给予纠正或请其他学生进行补充,这样更有利于学生认识自己、辨别真伪。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鼓励,学生将会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可见,敢对学生说“不”,给学生正确的导向非常重要。

  教育专家于漪曾说:“我上了一辈子课,教了一辈子语文,但还是上了一辈子深感遗憾的课。”我想,正是这种永不满足的精神,促使她不断自我超越,成就了学生,也成就了自己。

  (作者单位系贵州省思南县第五中学)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