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课是有余味的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5-06-1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形容好音乐,说是“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这是至高的赞誉,一语道出了音乐的魅力。

  好课,也应该是有余味的。

  有余味的课,对学生来说,是一种享受、一种喜悦、一种成长;对教师来说,是一种引领、一种修炼、一种期待。课的余味,靠技艺“着色”,靠情感“添香”,靠思想“提味”。

  记得刚开始工作那年,听来自省城的一个语文特级教师的公开课。他执教的课文是《一分试验田》,讲述彭德怀为了揭露那个特殊年代“亩产上万斤”的谎言,“精挑良种,做到粒粒饱满;精耕细作,每一把泥土都用手捏成粉末”。教数学的我,多少年后还清晰地记得,这个过程被授课教师演绎得入木三分:他左手握成拳状使劲地捏,然后向学生连续发问——“孩子们,你看到了吗?你看到了什么?”那种逼真的肢体语言,让在场的每个人都仿佛看到了他的左拳“流”下了细得不能再细的土沫。之后,教师没有向学生讲解中心思想、人物形象等内容,但全班学生都被教师的演绎所感染,他们自然而然地体会到了教材需要传达的内容。这,就是好课的余味。

  工作时间长了,我脑海里留下了许多课堂经典片断:有的教师在教学“长方体的体积”时,带领学生研究“怎样测量一个土豆的体积”;有的教师在教学“圆的认识”时,让学生进行“给你一分钟时间,看谁在自己的圆上画的半径多”的竞赛;有的教师在教学“间隔排列”时,让学生一个接一个地画三角和圆,并不停地追问“现在三角和圆哪个多,多几个,你是怎么知道的”……测量土豆的体积,是为了向学生渗透转化的思想;比赛画圆的半径,是为了让学生体验无限的思想;追问三角和圆哪个多,是为了激活学生一一对应的思想……这些经典,因思想而鲜活,因思想而深刻,因思想而带来浓浓的余味。

  曾经听过特级教师吴正宪的课,学生都感觉到40分钟过得太快,不愿下课。是怎样的力量,让短短的40分钟充满魅力?吴正宪说:“我们的学生只有一次6岁、一次一年级、一个童年,我们不可以有半点不珍惜学生的生命。每当我走上讲台,我就在想,在今天这节课上,我生命中的40分钟将和孩子生命中的40分钟共同度过、共同消失。我们的生命融合在一起、消失在一起,我要用我的真诚感染学生,我也将感受到学生的真诚……”如果站在用生命拥抱生命的高度,课堂就会充满情感情感,就是好课的余味。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南京市长江路小学)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