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生命本来面目 ——湖南省安化县江英学校课改启示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5-06-1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地处国家级扶贫开发县,面对全校近七成的留守儿童,湖南省安化县江英学校秉承“让独特的每一个生命自主健康成长”的理念,通过课改还每个孩子以生命本来的面目。

  

  如何站在生命、人性的高度改进教育?如何创造一种滋养留守儿童的学校教育?这是时代对基础教育的责问。

  对此,湖南省安化县江英学校在多年的改革创新中,给出了自己的回答。

  在民族发展的平台上推进教育变革

  练武出身的江英学校董事长谢仁和,有一个坚持了近20年的习惯——每天洗冷水浴,无论春秋冬夏。冬天,大家都裹着羽绒服,谢仁和却从来只穿一件衬衫、一件外套。

  谢仁和不仅精力充沛、意志力超强,还有着惊人的学习力。自25岁进入安化县体育局之后,他先后创办了安化武术馆、文秘武术学校、仁德职业学校、江英学校。20多年的摸爬滚打让他练就了一身经营管理的硬本领。

  “不治已病,治未病。”谢仁和深谙中华文化,中医的这一核心主张对他影响极大。他做事不怎么考虑得失,因为他总是从得失导源的层面来思考。所以,他对教学的思考总是站在生命和人性的高度。

  民族复兴,教育先行。在谢仁和看来,当今教育,尤其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培养了太多的高分低能者。教师苦教,学生苦学,这是畸形的教育、失败的教育,是抹杀孩子天性的教育,是不道德的教育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让生命成为自己。于是,“让独特的每一个生命自主健康成长”的办学理念应运而生。

  2012年,谢仁和开始带领教师团队推行课堂教学改革,研发了“365成长课堂”,其核心是“三研六环五度”。“三研”,即成长课堂的科研重点是研究课堂流程设计、小组建设与评价机制、导学案的编制。“六环”,即成长课堂的6个基本流程。“五度”,即成长课堂重点把握的5个维度——学习目标的准确度、学法指导的明晰度、合作学习的有效度、展示提升的精彩度、培优辅潜的效益度。“365成长课堂”彻底改变了江英学校的课堂教学方式。

  “每一个学生都有其独特性,他可能在学业成绩上表现不太好,但是可能在品德修养、科学创新等方面很有潜力。所以,成长教育的世界里没有弱势群体,有的都是学生的闪光点。”谢仁和说,“江英人不会摧残每一个潜能生,更不会夭折每一个优质生,我们所做的就是让其自主选择健康成长的路径,找到自我存在的价值,收获自我成功的喜悦。”

  为了让教师团队形成共享的价值观,江英学校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各类专题讲座。目的就是“打造以人为本的价值观,通过价值引领,激发教师自主成长的愿望”。谢仁和爱问教师们3个问题:你为什么活着?你为什么来到江英?10年以后,你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副校长刘艳曾在学习反思中写道:“家长,带着期盼将自己的孩子送到我们身边,这是一份无言的信任、莫大的责任,无论孩子是在起跑,还是在路上遇到障碍,我们都有义务和责任唤醒他们沉睡的心灵,舒展他们梦想的双翼,为他们的成长保驾护航,为他们的人生奠定基石。”

  拒绝培养“二手人”

  每一个生命都是俱足的,每一个人都拥有成功所需要的一切资源。“每个孩子都拿着一份成长说明书来到人间,这份成长说明书就是精神胚胎,就是真我。教育应该营造一种让精神胚胎按照自身程序自由成长的环境,否则就会对生命成长产生负向的干扰。”

  要让精神胚胎按照自身程序成长,就必须让儿童自主。然而,儿童的生命到底是谁在做主?儿童是主人还是奴隶?在谢仁和看来,主人和奴隶的本质区别在于有没有主体责任和主体意识。奴隶对自己的生命是无法自主的,同时,对他人的生命也不负有责任。

  谢仁和认为,中国教育培养了许多奴隶式的“二手人”,“二手人”就是失去自我的人,他们像空壳一样活着。正是基于此,江英学校提出了“让独特的每一个生命自主健康成长”的办学理念。

  校长周建明介绍,学校将“365成长课堂”上的自主文化放大到整个校园,从小组到班级,再到学校,均推行学生自主管理。

  在小组层面,小组建设与管理实行六步走。第一步:教师根据学生的性别比例、学业成绩、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家庭背景等因素,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将全班初步分为6个大组。第二步:选用有担当、有责任感的学生挑起大梁,担任组长,并明确组长的4大职责:进行小组文化建设与维护、管理组内常规、组织好课堂学习、利用好组内评价。第三步:每个小组设计组名、组徽、组规、组训、口号等,并利用不同形式进行彰显。第四步:小组初步建立好之后,及时进行小组制度建设,包括课堂纪律、课间纪律、小组卫生、抽屉整理、互助措施、学习态度等,并明确相关责任人。为确保小组制度得到落实,各小组还要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奖惩制度。第五步:经常进行小组长的培训与指导,从思想观念、实际操作、工作技巧等方面给予帮助。第六步:各小组根据自己建立的制度、公约进行自主管理。

  在班级层面,推行自主管理也是每个班主任的首要工作。副校长邓义务介绍,学校创新评价机制,奖励措施充满了创意,比如:同学校领导合影、野外烧烤、橘园摘橘子、登山比赛……通过各种方式激励学生进步。

  在学校层面,学校通过多层面公开招聘成立校学生会,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尽情彰显自己在管理方面的才华,实现学生的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学校督学谌安云介绍,学校设立了绘画、手工、书法、器乐、英语沙龙、江英之声广播站、江英电视台等社团,学生自主申报。此外,语文学科的“10分钟演讲”“诵读经典”“生活作文”,英语学科的“精彩演讲”“英语律动”“我是单词王”等活动,为学生搭建了多种多样的成长平台。

  还留守儿童以生命本来面目

  安化是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常年在外务工人口有10万多人。江英学校共有2000多名学生,其中近七成为留守儿童。然而,走在江英校园,随处可见谈笑风生的学生,他们自信、开朗、大方,乐于与人交往,善于表达自我,几乎看不到留守给孩子们带来的辛酸和伤痛。

  为了让留守儿童在学校好好生活,学校为每个班级配备了两名生活教师,晚上还有专门的夜班教师负责处理各种突发情况。生活教师周腊英从江英创办就在学校工作,学生们对她是“爱恨交加”。她总是手拿一个笔记本,逐一检查登记每间寝室的卫生状况,做得好的在公告栏中予以表扬,做得不好的就一直督促,直至整改合格。走进女生公寓,一床床被子被叠得像“豆腐块”,毛巾、杯子摆成一条线,储物柜的衣物也被收拾得整整齐齐。被一年级学生亲切地称为“张妈妈”的生活教师张传珍说,自己最大的满足感就是学生吃得香、睡得好。而在男生公寓,挂在墙上的登记表数据竟然具体到每个学生每周洗澡的次数和每天用餐的情况。熏点蚊香、整理衣物、督促洗澡,生活教师就是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诠释着责任与爱心。“看到这些离异家庭的孩子和留守儿童,心里就特别难过”。生活教师曹敏如是说。学生胡顺家住深山库区,父母全都务工在外,整整两年时间,他都一直由曹敏带在身边。

  为了让留守儿童思想健康、快乐生活,学校聘请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喻思堂为“心灵驿站”站长,班主任为驿站成员,对问题学生、学困生等进行开导教育,给每个留守孩子提供一个温暖的心灵港湾。

  学生谢思雨的父亲长期在外,母亲无稳定职业,五年级上学期谢思雨转入江英学校。她在入校时的日记中这样写道:“从读三年级开始每天下午放学后就是待在网吧、溜冰场,直到晚上12点;每次朋友打架我都会参与;花钱更是大手大脚,从不懂得节省……”面对这样一个女生,该如何教育、如何转变呢?班主任林中爽在教育反思《我拿什么拯救你,孩子》中回答道:“当她丢三落四时,我告诉她女孩子要学会收拾整理;当她面临身体发育的困惑时,我安慰她并指导她处理;当她与生活教师发生冲突时,我告诉她要学会克制;我甚至安排她担任寝室长和班级文娱委员,给她积极的心理暗示;放假时,我不止一次地送她去车站,给她发短信,教她怎样度过假期;学校的操场,我曾和她走过一圈又一圈……很欣慰,谢思雨正在一点一滴地进步。”

  为了提高留守儿童的艺术素养,学校还大力开展国学经典诵读和书法练习,聘请专业教师为学生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帮助。

  “爱的信箱”是学校教师唤醒留守儿童的独特方式。班主任不仅通过“爱的信箱”给学生写信,还引导、鼓励留守儿童给父母写信,给教师写信,诉说自己的心事、苦恼,从而让教师了解他们的想法,并及时开导他们。

  为了走进留守儿童的精神世界,杨文清、林中爽、马爱兰、古慧玲等教师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带领学生放风筝、包饺子,无条件地把爱撒向他们。渐渐地,学生脸上的笑容多了起来,对待学习也认真了许多。教师全身心的爱不仅温暖了孩子,也感染着每一个家长。

  成长之旅十分漫长,需要每个教育工作者用心、用情、用智,唯有如此,孩子们的童年才能阳光灿烂。

  教师李繁荣被学生亲切地称为“繁哥”。一个已经毕业的学生在QQ上这样给他留言:“繁哥,你是我自出生至今这14年来遇见的最对的一个人。如果我的孩子上中学时,您还在教学,我一定把他送到您的班上,希望您不要拒绝……”

  孩子生命的绽放,让家长发自内心地信任江英。开家长会时,家长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把孩子送到江英,我们很放心。

  30班学生刘弋嘉的家长在微信朋友圈中这样评价教师黄秀琼:“家长会让我受益匪浅,非常感谢您热情的接待,详细地介绍每个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才艺特长,您考虑得细致而周到……”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