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均衡的“晋中模式”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5-06-2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优质高中招生指标到校是稳定薄弱初中生源的有效措施,也是引导家长和学生不“择校”的重要手段。

  促进市域教育均衡发展,离不开一个浓厚的改革氛围、一条清晰的发展思路、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一揽子配套的政策措施和一系列的评价办法。近年来,山西省晋中市以政策作导向、制度作保障,加之阳光的操作,实现了市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

  “千校达标”,让学校站在同一起点

  2007年以来,晋中市委、市政府展开“千校达标”工程,突出抓好3件事:校安工程、学校标准化建设、教育信息化建设。

  标准化建设的前提是优化布局,关键是经费投入,目标是全面覆盖,标准是差异系数。晋中市83%的面积是丘陵山区,城乡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办学条件差距悬殊。所以,优化布局成为晋中市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的前提。按照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原则,我们重新规划市城区和县城学校布局,新建、改建、扩建一部分市区和县城义务教育学校;实施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办好每一所农村乡镇初中;全市创办343所标准化寄宿制学校,在人口较少的乡镇保留九年一贯制学校;在交通不便且群众有就学需求的偏远山区,保留必要的教学点;将布局结构的优化与校安工程结合起来,高质量建设、大力度推进。

  在合理布局的前提下,晋中市围绕学校标准化建设,5年投资近50亿元改善办学条件。目前,全市学校实现了校舍安全全覆盖、校舍标准化全覆盖、标准化装备全覆盖、“校校通”和“班班通”全覆盖,从而使学校布局更加合理,规模更加适当,功能更加完善,环境更加优美,人民群众更加满意。

  “万师交流”,激发教师活力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难点不是标准化建设,而是师资的合理配置。作为较早推行教育人事制度改革的地区,晋中市在2008年就启动了教师交流工作,以此解决因“择师”引发的“择校”问题。

  交流工作中,校长、学校中层领导和教师在同一岗位任职满6年就要进行异校交流,每年交流比例为专任教师的10%,约1.5万人。同时,采取分层交流的方式,城市学校实行强弱捆绑交流。1所城市优质校对口2-3所同城薄弱校进行交流;城乡学校实行盟区式交流。成立县级“教育盟区”,区域内优质学校对应1-2所乡镇学校。

  为鼓励教师支持交流工作,促进教师由被动交流转为主动交流,我们注重交流的人性化:农村教师交流的半径是骑自行车不超过半小时,城市教师交流的半径是骑自行车不超过15分钟。城乡教师交流的服务期限也根据路途远近,分别为1年、2年和3年。此外,教师评聘职称、评模选优、评选学科带头人和特级教师,都须有交流经历。

  指标100%到校,促学校关注日常管理

  招生制度改革是一项具有导向性、挑战性的工作,优质高中招生指标到校是稳定薄弱初中生源的有效措施,也是引导家长和学生不“择校”的重要手段。因此,从2001年开始,晋中市探索优质高中招生指标到校的办法。同时,为避免初中学校因100%指标到校而疏于管理、忽视质量,我们把到校指标分成3块进行分配:一是基础性指标,将80%的指标按照毕业年级在册人数分配到校;二是奖励性指标,将20%的指标依据综合评估结果分配到校;三是倾斜性指标,对山区和偏远地区学校,拿出奖励性指标的2%-8%给予适当倾斜。

  关于20%奖励性指标的分配,考核评估的内容是“五率两看”。“五率”,即保留率、学业成绩合格率、学业成绩优秀率、实验技能和音体美合格率、综合素质评价合格率;“两看”,即看学校争先创优情况和学校特色发展情况。

  可以享受到校指标的学生为在规定片区入学、有正式的学籍、连续3年在片区内学校就读的应届毕业生,择校生不能享受下校指标。

  规范管理,招生编班更“阳光”

  晋中市制定了中小学常规管理“五个规范”,从招生编班、教师从教、课程开设、作息时间、学校收费等方面规范办学行为。尤其是在规范义务教育招生编班方面,按照“市设计、县实施、三统一、三公开、三不动”要求开展工作。

  “市设计、县实施”,即由市规定动作,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具体组织实施,每年8月28日是全市统一的均衡编班日。

  “三统一”,即以县为单位,实行统一划片、统一招生、统一编班。招生前,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制订当地中小学招生方案,确定学校招生划片范围,并向社会公示划片结果。秋季开学前,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学校集中时间、集中地点,将学生学业水平测试成绩和男女生编排输入电脑,随机编班。同时,将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强弱搭配,以班编组,由班主任现场“抓阄”,确定所代班级。

  “三公开、三不动”,就是编班过程公开接受各部门和会社监督;公开宣布班级学生名单;公开宣布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名单。编班后,学生班级不能动,班级任课教师不能动,校际之间学生不能动。

  经过近5年的探索和实践,晋中市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教师交流、阳光招生和均衡编班、优质高中招生指标100%到校等措施,减轻了优质初中压力,稳定了薄弱初中生源;激活了学校的办学积极性,使城市薄弱学校有了信心,农村薄弱学校得以新生,极大地提升了办学积极性和教学质量;增强了教师的工作热情,消除了校长和教师在同一学校长期工作的职业倦怠;减轻了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提升了教育的社会形象,群众满意度也由65%上升到97.2%。

  (作者系山西省晋中市教育局副局长)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