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 局长的决心就是校长的信心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5-07-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报道总是挂一漏万的,有太多让人感动的人和事,限于篇幅未能一一呈现。

  剥开长白县区域课改经验的“外衣”发现,真正触动人心的不是他们做了什么,而是他们展现出的课改自觉。也许决定长白教育未来的不只是他们的经验本身,还有长白教育人的精神状态,以及他们所秉持的勇气、热情和对教育的敬畏之心。“不做好课改的校长不是一个好校长。”长白第一中学校长郭修喜的这句话代表了校长们的课改态度。

  对于长白县教育局局长丁希全来说,改革是一条单行道,是一场没有退路的旅行,必须义无反顾地走下去。

  采访中他的一句话让记者再一次确信:一个区域教育的崛起注定不是偶然的。他说:“谈教育、谈课改我是门外汉,但是我的副手、校长们都懂,他们都是我的老师,我相信他们,也放手让他们大胆探路,有风险我来承担。”

  局长的决心就是校长和教师的信心。让一线课改实践者对课改有信心,并且放心课改,这是丁希全的勇气,也是他的智慧。

  把课堂打开,是长白县区域课改的重要引擎。在丁希全看来,打开课堂就是打开孩子成长的通道,就是让核心素养的培养在课堂里完成。然而,这条路上写满了太多的不易。好在长白县的课改不是摸着石头过河,而是以“西峡”为榜样,借智借力借道发展。他们以河南南阳西峡“三疑三探”课堂教学经验为蓝本,临帖、入帖,进而破帖,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经验。

  为了少走弯路,除了校长和骨干教师外出学习外,他们还专门培养了一名本土的课改专家,随时随地指导课改。吴高伟曾是长白县实验中学的课改先行者,为了让他迅速成长,教育局特任命他为局长助理、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长期驻外学习。这一学就是4个月,外出学习的日子,吴高伟每天都是后半夜休息,白天听课,晚上写反思日记。学习归来,作为一线教师身边的课改专家,吴高伟成了长白县区域课改的“盗火者”,让大家对前方的路更有了信心。长白县区域课改的“吴高伟现象”,给区域课改的推进带来新的启示。

  课改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上路才知路有多远,只有下水才知水有多深。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