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需要尊重
一直以来,社会对“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师重教”的呐喊与推动,从来没有停止。在改革开放的几十年中,人们对尊重教育的认识也在不断提高,而我呼吁的尊重教育则另有思考。
尊重教育不能停留在“尊师重教”的层面。我们首先要尊重的是教育规律,政府和社会不能把其他行业刚性的管理模式和规则照搬到教育系统,而是要构建充满人文关怀的柔性管理。
一方面,在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的前提下,给予教育发展所需的自由、自主、开放的空间,让学校真正拥有办学自主权,让教师拥有更大、更好的成长舞台。另一方面,在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过程中,稳中求进,循序渐进。
与此同时,在推进教育事业发展的过程中,政府的判断分析、决策规划要契合实际,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例如,在学校标准化建设中,有的地方忽视当地的教育实际,盲目开展工作。之后,随着城乡人口结构的变化,有的农村学校已荒废,这就造成了资源的浪费。教育是民生工程,如果地方政府仅仅把教育当作“面子”工程来办,将给教育带来负面作用。
尊重教育要构建平等的文化氛围。如今,等级观念仍然影响着社会各领域,直接表现就是人们对权力的盲目崇拜,造成了上下级之间的管理依附关系。
这样的问题同样存在于教育系统,有的教育管理部门仍然有着很深的行政等级制烙印。这是一种从教育局长到校长都习惯了的行政化管理思维和方式,当这种思维和方式通过层层传递,成为广大师生习以为常默然接受的工作方式,我们将如何引导思想的解放思、独立的思考和创新的自主,如何培养具有自主意识和创新精神的现代公民?
当前,政府大力推进的政治体制改革就是要破除这种观念和工作方式,以人的健康发展为目标的教育更需要作出表率,维护人的尊严,以学问与人格的威信进行示范和引导。
尊重教育要让教育的两大主体,教师和学生互相尊重。伴随着社会发展和家庭结构的变化,传统的师生关系受到挑战。一些影响孩子身心健康的消极因素在增多,造成了一些孩子性格自我、心理自闭的现象;复杂的生活环境也降低了学生对教师的信任与尊重。
当“师道尊严”日益淡薄,有的教师对学生民主、平等的诉求感到有些无所适从;当教师不再完全掌握师生交流、家校沟通的主导权,一些教师在面对学生时没有了绝对权威和自信,潜意识里便多了一份选择性退避的自我保护意识,导致师生关系疏远。
基于种种情况,在信息爆炸、价值观多元的现代社会,构建师生平等、互爱互信、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已经不仅仅是教育内部的事,需要社会、家庭、学校共同思考和行动。对于身在教育系统的我们来说,搭建好家校联系的桥梁,整合好各方资源,营造和谐的氛围,这才是获取尊重与发展的第一要务。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