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应关注的9个细节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5-07-1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细节1:黑板

  1. 黑板上可打上暗格,包括田字格、四线三格等,便于学生板书的整齐与美观。

  2. 教师引导学生学会使用“3色粉笔”,普通板书用白色、重要内容用黄色、纠错订正用红色。

  3. 提高黑板使用率,每节课各小组至少要使用3次黑板:自学时,让潜能生“爬黑板”;合学时,小组边讨论边板书;检测时,同层次的学生在黑板上“对抗”。

  4. 教师要训练学生的板书速度,尽量让他们做到板书又好又快。

  5. 学生的年级不同,板书的侧重点与要求也不同:小学阶段可以提前板书、规范书写,初中阶段可以提炼核心步骤与关键词,高中阶段可以考虑用符号代替文字。

  6. 各小组的组名、组训等内容可以在黑板上固定呈现,还可以增加包括“班务”“天气”等内容的“温馨提示栏”。

  7. 好的板书要确定主题,围绕主题分层设计,还要突出板书内容的内在逻辑结构。内容方面,既要呈现课内的基本知识点,还要走出课本,对知识进行延伸与拓展。设计时,应该注重色彩感与画面感,将抽象思维与感性思维外显到黑板上。

  细节2:卡片

  1. 提示卡:如果学生展示时语言不简练或主次不清,教师可以递上“提示卡”进行提醒。

  2. 备忘卡:学生可以提前将展示要点写在“备忘卡”上,如果展示时有遗忘的内容,就取出来迅速看一眼。“备忘卡”是脱稿展示前的辅助工具。

  3. 展示卡:教师可以为每个小组成员发2-3张展示卡,展示一次收回一张,没有展示卡就不得展示,这种做法可以避免课堂上的“明星展示”现象。

  4. 笔记卡:学生可以将同学发言的重要观点以及教师点拨拓展的内容整理在“笔记卡”上,以备复习之用。

  5. 抽题卡:教师将课堂问题的题号写在“抽题卡”上,让各小组通过抽签决定展示的内容及顺序。

  6. 问题卡:卡上可注明展示的问题及要点评的问题,小组不仅要研究本组展示的问题,而且还要研究点评的问题,这就避免了点评时无思考、低水平发言的弊端。

  7. 激励卡:教师可以在卡片上印一些学生喜欢的卡通人物,奖励给表现出色的学生。卡片应有层级,设立兑换关系,构成评价的链条,起到累积激励的作用。

  8. 学情卡:教师可手持小卡片,随时记录学生在合学、展示时存在的问题,确定下一阶段追问或点拨的方向。

  9. 心情卡:在班级中设计一棵“心情树”,课前学生可将自己的心情用不同颜色的小卡片代表,悬挂在“心情树”上,教师可以根据“心情卡”进行有针对性的疏导。

  10. 漂流卡:各小组将本组对某个问题的看法写在“漂流卡”上,各组之间相互传递,实现课堂上的跨组交流。

  细节3:交流

  1. 小组记录:小组交流时,将观点记录在笔记本或小黑板上。

  2. 张贴记录:讨论结束后,将小组观点贴在墙壁上。

  3. 全班交流:全班学生共同了解、分析、学习其他小组的成果。

  4. 完善观点:分享结束后,学生回到本组,再次交流讨论,完善本组成果。

  5. 问题园:放置自己不清楚,想与其他学生交流的问题;放置自己清楚,但感觉非常有价值,应该与大家分享研究的问题。“问题园”还应留出“回应栏”的位置,便于学生之间的互问互答、探讨交流。

  细节4:发言

  1. 轮流式发言:按纵向或横向顺序轮流发言,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研讨和展示的机会。这种方式在一题多解的训练中经常使用。

  2. 复述式发言:全体学生共同复述其他人答题时出现的精彩答案,既体现了精彩共享的原则,也起到了及时巩固的作用。这种方式多用于综合训练环节。

  3. 辩论式发言:一个学生的发言引起争议,其他学生以此为基础,展开辩论。辩论会引起激烈的横向交流,把学生的情绪推向高潮,从而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

  5. 点将式发言:在学生合作探究的基础上,教师点3个能分别代表优秀生、中等生、潜能生水平的学生进行典型发言。

  6. 推举式发言:在小组讨论时,教师可以根据巡视中掌握的情况,指定意见相左的两组代表发言,通过争论达成拓展思维、解决问题的目的。

  7. 背诵式发言:在课堂学习得出明确结论后,特别是有关概念、原理、法则、公式的内容,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背诵式发言,帮助学生巩固成果、强化记忆。

  8. 中心式发言:一个学生进行重点发言,其他学生对发言作出必要的修改和补充。

  9. 配对式发言:对子之间先进行简单交流,然后把意见带到小组中讨论。这种发言形式适用于难度较大的问题探究。

  10. 循环式发言:组员轮流发表自己对问题的看法,下一个发言的学生除了表明自己的观点,还需要对前一个发言学生的观点进行简单的概括。这种方法可以促进学生的平等竞争、相互启发。

  细节5:话语

  1. 如果同伴缺乏自信,可以这样鼓励:“没问题,试一试!”“回答错了也没有关系。”“其实你讲得很不错,请继续!”

  2. 面对有困难的学生,可以这样说:“没关系,我们一起看一看……”“你的这个观点我非常认同!”“这一点我也同意。”“我感觉不太完善,我来补充一下……”

  3. 面对发言时间太长的同学,可以这样说:“我们是不是请某某先讲一讲?”“我们给某某一个发言的机会,好吗?”

  4. 发言结束后,可以这样总结:“与上一次相比,你的进步太大了!”“这一点(几点)与我想的完全一样。”“你们几个人的观点整合在一起就更全面了。”

  5. 面对相同的意见,可以这样鼓励对方:“我同意他的意见。”“我与他的看法一样。”“我支持他的观点。”

  6. 面对完全不同的意见,可以这样说:“我与他的想法不同,我讲一讲我的观点……不知是不是合适?”“我不同意你的观点,因为……”“我认为你的观点存在这些问题……”

  7. 争论时的用语:“就听我们两个争论了,大家也讲一讲。”“你同意谁的观点?”“我不同意你们两个人的观点,我认为……”“我认为你们两个实际上讲的是一个问题……”

  8. 如果没有听清楚,在询问同伴或老师时:“对不起,我没有听明白,能不能再讲一遍?”“你说的是不是这个意思?”

  9. 向别人求助时:“对不起,打扰一下,我有一个问题想请你帮助一下。”“我还是没有听明白,你能不能再讲一讲?”“你能不能换一种方式给我讲一讲?”

  10. 点评用语:“我是某组的某某,我来给你点评。你的优点是……你的缺点是……通过你的展示我学会了……我给你的建议是……”“你展示得很精彩,给我很大启发。”“你朗读的时候很有感情,完全把我们带到文章中了。”“你在课外做了许多准备,搜集了许多资料,这一点我要向你学习。”“你们小组的同学团结协作、分工明确,很有效率!”“你这次发言进步很大,请大家给点掌声!”

  11. 展示时提示同学聚焦:“请大家把目光投向这一自然段……”“请大家再看看这里的描述……”“请大家和我一起读这个句子……”“这个地方最能引起我的思考,请大家把目光集中到这句话上。”

  12. 展示结束可以说:“大家对我们的发言还有什么疑问吗?”“大家觉得我讲清楚了吗?”“我的发言完了,大家还有什么要问的吗?”“谢谢大家的鼓励!”

  细节6:倾听

  1. 聆听:听人发言要专心,眼睛要注视对方,以微笑、点头表示感兴趣或赞同;深度聆听时,应该边听边想,记住要点,考虑对方的表述是否符合实际;别人发言时,不要随便插话打断,如果有不同意见,应该在耐心听完后再提出。

  2. 说明:先准备后发言,不信口开河;谈看法时要有根据,把理由说清楚;如果别人提出疑问,要针对问题耐心解释,尽可能作出令人满意的答复。

  3. 求助:如果学生遇到自主学习无法解决的困难时,可以向同学请教,但一定要说清楚自己的具体问题所在。

  4. 反思:认真思考别人的意见,从而修正或补充自己原来看法中不正确、不完善的地方;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认识,接纳与自己不同或相反的看法。

  5. 自控:服从安排、遵守纪律,不随便离开座位,不讲与学习无关的话;小组讨论时,有秩序地发言,声音要轻,不能影响其他小组的讨论。

  6. 帮扶:关心同学,及时了解同学的困难;帮扶时要向同学说清发生困难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7. 支持:对别人的正确意见或精彩见解以点头、微笑、鼓掌等方式表示赞赏。

  8. 说服:在仔细观察分析别人发言和操作的基础上,可以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见;先肯定对方发言中正确的一面,再纠正错误的地方;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

  9. 建议:教师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设想、看法、理由,以及具体的行动方案。

  10. 协调:小组长要关注小组讨论的气氛以及每个组员的发言状态,善于根据学习任务引发话题;当组员思想开小差、违反纪律、讨论偏离中心议题、态度不端正时,小组长应予以阻止;在小组组员意见产生分歧时,小组长要引导组员求大同存小异。

  细节7:评价

  1. 知识与技能:我能向其他小组介绍我们组的观点;我敢于接受其他组的挑战;我们小组最后形成了统一的观点。

  2. 过程与方法:我贡献了我的观点;我的答案与他人不一样时,我去寻找原因所在;我不理解他们的回答,我去询问;当我需要帮助时,我可以向别人求助。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 策划者说     下一篇:链 接 如何创意小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