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5-07-1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在新课堂中,合理地使用思维导图,可以让学生的知识建构更系统,合作展示更清晰,巩固复习更充分。思维导图不仅仅是学生学习的助手,还能让学生的思维过程更清晰地反映出来,让课堂中的各个环节得到充实和升级,有力地促进了课堂从“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的过渡。

  高效课堂必不可少的一个载体是导学案,导学案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引导学生的思维。因此,在导学案中引入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意义的尝试。它的意义在于,不仅标志着导学案从“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的转型,还能为学生的学习提供科学的路径与方法。

  在导学案中引入思维导图,一般会经过以下几个步骤:对师生进行基本的理论与实践培训,包括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常用工具、具体画法、个性创新等内容;教师在初始阶段应该提供一些思维导图的“半成品”,降低制作难度,让学生逐步适应;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后,教师要大胆放手,让学生独立制作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的许多特点都与高效课堂有共通之处,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对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体系的能力有明显的提升作用。

  学生具有许多心理特点,例如好动、好玩、好奇、好问、好胜,等等。在儿童阶段,思维会从动作思维向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发展。思维导图适应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规律,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用思维导图分析解决问题,有利于学生抓住知识的本质,发现问题的关键。同时,学生也会找到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绕不过去的关键词     下一篇:人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