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
高效课堂必须使用导学案,这是由高效课堂的性质决定的。高效课堂是人本、生本、学本的课堂,要想真正实现这三本,必须有两个前提:其一,教师与学生建立平等的主体关系,我们称之为高效课堂的情感前提;其二,学生在与教师“相见”之前,必须建立起师生对本节学习内容相同或相似的认知背景,我们称之为认知前提。教材似乎也具备此功能,但是教材的编选面向全国,不可能为某一学校的某一班级进行设定,学生没有选择权。因此,必须给学生提供经过选择、能看懂、恰当的学材——导学案。
有人会说,作为高效课堂的旗帜,杜郎口中学早已取消了导学案,而这里却谈必须使用导学案,这不是矛盾吗?其实,这只是对杜郎口中学与导学案的误读。因为杜郎口中学的导学案,已内化于每一个学生心中。
在这方面,杜郎口的先进性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实现了将导学案内化于师生心中的超越。导学案是教师或学生依据课标和学情,对教材内容的程序化解析。教师可以做,学生也可以做;第二,由于杜郎口中学的学生具备了对教材的解析能力,这就意味着实现了导学案的个性化,也就是每个人都可以制定更适合自己的导学案,从而解决了“大一统”的导学案对部分学生有所限制的问题。
导学案“编”无止境,是一种创作。但是导学案的编写没有必要十分复杂,也不一定非要教师编写不可,经过培训,学生完全可以胜任此任务。
遵循以下三大原则,就可以编写出不错的导学案:第一,主体性原则;第二,知识的问题化原则;第三,问题的层次化原则。第一个原则决定了导学案与教案的本质不同。第二个原则决定了高效课堂与传统课堂习得知识的方式和途径不一样:表层的不同是指通过探究主动获取知识还是被动接受理解知识;深层的不同还在于,知识问题化的核心是重走知识的发现之旅,其源头是生活,而传统课堂问题的源头是知识本身,问题是为理解而设,不是为发现而设,因而也就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知识问题化。第三个原则遵循了高效课堂的三大内在逻辑,即学生学习发展逻辑,知识内在逻辑和课堂发展逻辑。
由三大原则可知,没有任何学校的导学案会同时完全适用于其他学校,因而导学案也就无法大量地统一印刷发行。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