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中“做自己”
于我而言,这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在教育领域奋斗了20多年,我越来越感觉离最初的自己渐行渐远,许多抱负,乃至美好的憧憬,已经消磨殆尽。
最近几天,学校事情有点多,需要加班。作为校长,尽管我一再督促,又以身作则,但部分教师的脸上仍旧不悦。看着他们一脸不情愿的样子,我倒宁可此时有人站出来反对:“为什么让我们加班,我不愿意。”然而,并没有。
曾经有老人教导我们,“做事情就要有点样子”。既然选择去做,就要做出点成绩。如果敷衍了事,不如不做。更何况,我们选择的是这样一份言传身教的教师工作。
傍晚,我又独自想起了白天的事情。在我沉沉的心底,爆发出这样的呐喊:在教育中“做自己”。作为教师,必须要有独立的自我意识。大凡颓唐的人,大都过分地依赖于他人。正因此,教师越来越凸显出一种“惰性”,即上级要求什么,我们就做什么,缺乏自我意识,缺乏独创精神。而这种种“惰性”,令我们的教育也在一步步丧失活力。
那么,教育者如何做自己呢?
做自己,就要有自信并敢于担当。我常鼓励年轻教师要有自信,却也偶尔听到他们低声抱怨:“我就是一个普通教师,还能做出什么事情呢?”心存这种想法,工作上难免就会敷衍应付。如果你没有自信,没有关系,那么请勇敢一次吧。面对挑战时,请你尝试着不再瞻前顾后,勇敢地追随自己的内心,并为之奋斗一次。当你品尝到努力后的硕果时,自信之花便会悄悄在你身上绽放开来。
做自己,就必须具有独立自主的意识。依赖是教育最大的肌瘤。教育是鲜活的事业。为此,教育就必须具备个性,即教师甲和教师乙的教学风格可以各具特色,或传统,或现代,只要易于学生接受,足可以提倡。上个月,我听了一节数学课,某教师如此要求学生:“这道题必须按照我教的方法去做。”当时,我问那个教师:“方法可以多样吗?”他不以为然地说:“教科书上就这么教的。”这种狭隘的思维框架难以树立真正的自我。我认为,只有教师拥有真正的自我,教育才会有灿烂的明天。“做自己”,其实就是打破权威的框架,寻求适合自己的一条路,这样的教育才真、才实。
“做自己”,就是做善事。康永邦,成都市成华区电子科大附小校长,他所在的学校拥有300张乒乓球桌,令国家教育督导团为之震撼。“做教育就是做善事,想把教育做好的人都是想把善事做大的人。”康永邦始终恪守这样的教育理想。他认为,当校长就应该带领一大批人去做善事,让更多的孩子能够健康成长,让更多的教师能够和谐发展。康永邦让我看到了“做自己”,其实就是做一个真正的善人,在教育中做一个学生喜欢、家长称赞的好教师、好校长。
(作者单位系甘肃省泾川县丰台巨家永红希望小学)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