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连堂”教学
7年前,我向学校申请承担一个班级多个学科的教学工作,以“连堂课”和主题单元的方式进行教学。那时,我面临许多质疑,但问题和困难远比答案更有力量,它们带领着我不断实践、思考、阅读、领悟、再实践,从而探索出“副科”教学的高效之途。
“连堂课”下的主题单元课程整合
走上教学岗位以来,我发现最大的困难与消耗在于课堂管理。一节课需要在课堂组织上花费将近四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一的时间,效率极低。而我由于任教班级多、平均课时数少,想要认识并了解每一个学生,并从每个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出发安排课程就更加困难了。都说“副科”好玩,今天做做实验,明天逛逛校园,但实际上,由于时间所限,田野旅行、头脑风暴、项目研究等“有趣”的学习方式都很少进行。
此外,由于各个学科之间互不往来的课程设计,每个教师只关注自己的40分钟,而忘了小学课程应该注重综合性,从而致使学科价值无法体现。
于是,我试着解决这个问题:承包一个班级多个学科的课,把这些课连堂排在一起,以主题单元的方式进行课程整体设计。在这个过程中,我除了要提高自己的课堂组织能力和教学设计能力,还要更多地与学生在一起相处,这样才能理解他们,我不想因为40分钟的分割而将学习过程肢解得局促匆忙,而是希望让课程更多地体现综合性,让低中年段的孩子有更多操作性和实践性学习的机会。
“长作业”推进主题教学
在科学课的学习中,“长作业”对于培养孩子的科学素养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于是,在开展“连堂课”之后,我在主题教学前加入“长作业”,这样可以集中在一两周内完成一个主题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持续观察记录。
社会课重在“知行合一”,可是学生被关在教室里如何实践公民生活?开展“连堂课”后,课时安排更有弹性了;在主题教学后,设计主题实践活动变得更容易了,邀请社会人士和家长参与教育教学活动也成为常态。
将科学课和品德与社会课进行整合,把因课标限制不能充分开展而学生又十分感兴趣的主题活动放到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的时空中开展,召开专题辩论会、讨论会……这样既解决了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效率低下的问题,又实现了为学生认识世界提供一个整体观念,帮助学生融合零散的知识、恢复认知的完整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教学中学科知识内容交叉重叠而造成的学习负担。
“连堂课”让教师不再排斥包班
每周8节课与孩子们紧密相处,师生的心贴得更近了,彼此间可以因相互“理解”而“默契”,因相互“信赖”而“坦诚”。课堂管理的压力小了,时间省下来了,师生间的交流互动效率更高了。
小学阶段,孩子们最需要的不是被各种知识填满,而是需要从教师的正向依赖与信任中得到安全感。包班的背后蕴含的是人本主义思想,即认为孩子在低幼阶段,满足其情感需要比满足其知识需要更为重要。在我看来,一个小学教师最重要的专业绝不是学科角色,而应该是“理解儿童”。“连堂课”和主题单元教学是对班级授课制的完善与发展,不应该以教师素质不全面等为借口,对包班教学加以拒绝和排斥。
(作者单位系湖北省武昌市实验小学)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