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永正说,她把“老师”几乎做到了极致;雷夫说,她的幸福教室是“中国的第56号教室”。当一个老师长在教室里的时候,她的生命就在这里生发、开花、结果。李虹霞愿做这样一棵长在教室里的“小草”,为孩子们留住春天。 李虹霞:做“痴狂”的幸福传递者
在“幸福教室”创建者李虹霞决意离开她深耕多年的山东潍坊北海双语学校,北上京城的那段日子里,无论是对她而言,还是对她的学生而言,都是各自人生中极为艰难的一段时光。
孩子们不愿意相信,那个曾经可以不吃不睡甚至不上厕所与学生“黏在一起”的老师,那个曾经为了学生与校长争得面红耳赤的老师,那个经常将学生带到家里住宿、辅导的老师,那个一直弯着腰给学生讲故事的老师,怎么能说走就走?
幸福,仿佛一夜之间就要溜开,恐惧与失落让许多无法释怀的孩子,竟不约而同在博文开篇写上3个字:“我恨她”,跟随其后的是一个大大的感叹号。
因爱生恨的故事,原本不只限于情侣之间。
“那几天,几乎是童年里最灰暗的日子。如果童年是一杯装在高脚杯里的果酒,那么,那段日子一定是其中无法释然的苦涩。”一名学生悄然写下这样一段话。
学生宇在作文中写道:“虽然作文题上白纸黑字写得明明白白,不允许写出真实姓名,但我一定要写——李虹霞!即使得零分,即使被批评,我也要让你们知道这个最伟大的教师!”
了解了她的故事,就会知道,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永正所说的“她把‘老师’几乎做到了极致”,绝非虚言。
参观了那间教室,就会知道,美国最佳教师雷夫将其称之为“中国的第56号教室”,亦非溢美。
今天的李虹霞,尽管心中一直对那一次别离心存内疚,但是,人生路上谁能没有遗憾?她能做到的,就是不论身处何方,她都将继续做一名好老师,在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三小学继续播种耕耘,创建自己的“幸福教室”,将幸福一直传递下去。
“别让孩子回头痛恨教育”
李虹霞说,如果不是成为一名教师,她或许会是一名记者、主持人、律师,或者是老板。她可能会在任何一个领域成功,但却很难收获今天所拥有的无处不在的幸福与踏实。
十几年前,就读于师范院校的李虹霞和许多同学的梦想一样,曾经期待着“冲出围城”、“逃离教育”,去电视台、银行、报社等时人眼中的好单位。但是,在她到学校实习站上讲台的那一刻,看着台下那么多双澄澈的眼睛、那么多张灿烂的笑脸,她的心里忽然一暖,一种迷恋油然而生。
“教师这个职业,仿佛对我有一种天生的魔力。”李虹霞后来在《创建一间幸福教室》这部书里写道,自己是“撞到了喜欢的职业”。
只是,那时的李虹霞想不到,笑脸与鲜花并不是每间教室都会有的。20岁大学毕业,还是一个懵懂害羞的小姑娘的她,先后到了一所职业高中和一所技校任教。
想象中可爱的学生、良好的学风、优雅的教学,这里统统没有。她面对的是一群中考失败者,不爱学习,却爱闹事。不知道什么时候,学生就在粉笔盒里放进去一只毛毛虫,吓得她花容失色;推开教室门,上面会掉下一只扫把,正好砸到她头上;班里没有人好好上课,动不动会有人起哄、尖叫、打架……时至今日,李虹霞回忆起这些仿佛在电影里才会有的镜头,仍有些“心有余悸”。
但除了害怕之外,李虹霞更多的是疑惑与痛心——这些接受了近10年教育的“大”学生,为什么如此讨厌学习、不会给人起码的尊重?如果追问他们的小学教师和初中教师,会有怎样的答案?
在别的教师摇头叹气,只顾“自扫门前雪”的时候,李虹霞却始终心有不甘。她坚持每天跟着学生一起跑早操,哪怕不是自己的任务;她每天认认真真备好课,想尽办法让学生多学点东西;孩子们实在不愿意听课,她就陪着他们聊聊天,或者给他们读篇文章;在校舍改造劳动期间,别的教师只是在一旁指挥学生干活,李虹霞却亲自抡起镐头干活,给学生倒水、系鞋带……在漫长的陪伴过程中,孩子们的心渐渐融化了。
一次,几名学生因为有过节,招来社会闲散人员在学校大打出手,李虹霞忽然有了胆量,把学生护在身后。事后,她惊吓过度,告假回家。学生们以为她不再来上课了,几名学生代表骑自行车20多里到她家看望,捎来班上学生的道歉信,诚恳地向她表示歉意,希望她能回去上班。
职业学校里,不同专业的学生总爱互相比较和议论教师。其他班级的学生私下里对教师多有埋怨,而李虹霞班上的学生总是特别维护她,无论走到哪里,总会骄傲地说,我们的老师最漂亮、最好。
在李虹霞的心里,这些孩子尽管经常无法通过考试,但头脑灵活、生活能力强、重感情,原本可以成为更有担当的栋梁之材。是什么阻碍了他们的成长?李虹霞反复思量,得出的答案是——
他们的生活能力是自己锻炼摸索出来的,但极差的知识积累与学习能力,却和老师的教有极大关系。
某一天,李虹霞收到学生给自己的生日礼物,拆开一看,“祝您生日快乐”6个字里有两个字都写错了。她开玩笑地问学生,怎么这么简单的字还写错了?学生很不好意思,憋了半天,说:“这不怨我,以前老师根本不教我!我大多数时候是罚站在教室门口或者办公室的。”
那一刻,李虹霞的脑海里闪过一个念头:到小学去!
“我想做一名启蒙教师,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种下希望的种子,别让孩子回头痛恨教育,这事儿‘想起来就很美’。”李虹霞说。
幸福教室里没有恐惧
小学教师与高中教师到底谁更累?多年来两方各执一词,争论不休。争论的结局是,只要想负责任,都不轻松。无怪乎在得知李虹霞将要转赴小学时,一名邻居告诫她:“要是你到小学当了语文教师,就好比一头驴上了套,你就年复一年地转吧。”
李虹霞付之一笑,还是义无反顾地来了。令她欣喜的是,一进教室,她就看见了孩子们阳光的笑容和清澈的眼眸,也激起了她“成为一名学生真正喜欢的老师”的简单梦想。
2009年,李虹霞来到潍坊市北海双语学校,成为一名小学教师,享受潍坊教育的沃土滋养。时任校长高峰为她开通“绿色通道”,不需要开没用的会,不用写没人看的报告。放开手脚的李虹霞遇到了千载难逢的机会,“我要让教室里没有恐惧”,一直致力于改造教室的她,终于开启了“幸福教室计划”。
在《创建一间幸福教室》的描述中,这间教室里,没有高高在上的讲台,只有开放式的老师办公桌;没有让孩子生厌的作业,只有主动承担的“工作”;没有等级分明的“班干部制”,只有主动承担责任的“核心成员”和“每日班主任”……教室的四壁都是学生展示的空间,周围满是书架、绿植,还有互相交换礼物的博古架。每一个角落,都是教师、学生和家长精心布置的爱心空间。
在这间教室,李虹霞给了孩子们所有的爱。而这种爱的方式,又绝非空洞的说教与一味地给予。从着眼于兴趣的培养、促进习惯养成的起步课程,到尊重规律、潜心修炼的慢板课程,再到快板课程、散板课程,李虹霞根据学生的个性、爱好、能力,开发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幸福课程,让孩子在课程的浸润中慢慢生长,直至开花结果。
这样的教室,学生能不喜欢吗?当然,比教室本身更吸引人的,是几年来发生在幸福教室里真实而感人的故事。李虹霞始终关注着每一个孩子成长中的小细节,她一一都记录下来;多年来,这些累积的小故事形成了一摞厚厚的书稿,也成为李虹霞教师生涯中极为重要的一笔财富——尤其是那些最需要关注的“弱者”。
学生小华聪明勤奋,读书很多,一直是乖孩子。但他的弟弟小彬却不爱学习,总爱欺负人。有一天,小彬面对家人的责难,气愤地说:你们总说我不好,说我哥好,那是因为我没有遇到我哥那么好的老师!
果真如此?考虑再三,家人专程把小彬从200里之外的淄博送到了潍坊的幸福教室,交由李虹霞。
初入班级时,在同学的记忆中,小彬“带着凶气、满脸横肉”。他不爱读书,爱吃零食,卷子上总是涂得乱七八糟;写作文逻辑不通,经常写到第三句话就无法继续,为此气急败坏地撕掉作文纸;还喜欢闹事,和同学打架。有一次,语文特级教师于永正来到幸福教室授完课,摇着头说,小彬恐怕是“孔子来了也教不好的学生”。
但李虹霞不会放弃。为了激起孩子读书的热情,在小彬入班的第一天,李虹霞当着全班孩子的面介绍说,小彬来自书香门第,相信他的到来会给班级带来读书的热潮。小彬听了这话,尽管心中惴惴,但仍十分高兴。接下来,小彬哪怕读不进去书,也假装看几眼。下雨天,李虹霞将他带到家里,让儿子给他讲故事。从《明朝那些事》到《三国演义》,小彬听得如痴如醉、夜不能寐。第二天,他找到李虹霞说,老师,我也能读这些书再讲给大家听吗?李虹霞鼓励他,只要肯坚持,一定能。(下转2版)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