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会海”难以“瘦身”的背后
教育界的“文山会海”现象被整治了一段时间后,最近似乎又有了回潮的势头。表面上看,各种文件、通知少了,但变相发文的情况却多了。比如,教育行政部门有的通过研修班、专题培训班等渠道改头,有的采用咨询、研讨、征求意见等方式换面,变相下发各种文件、通知。
一名中学校长坦言,“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文件、通知满天飞,事事校长都是第一责任人,个个与学校和校长考核挂钩。还有许多文件、通知要求学校必须提交相关文字材料,少则几百字,多则几千字。有的文件、通知传达到学校时,留给学校的时间极少,甚至第二天就必须提交相关材料……穿好学校这“一根针”,是对校长能力的考验。
但是,基层学校的校长毕竟精力有限,他们原本应该把主要的精力用在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上。而对学校来说,“文山”导致的“千条线”并非是为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良好服务,反而成为制约教育教学质量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为什么教育部门的文件、通知无法“瘦身”,“文山”岿然不倒?说到底,就是懒政,是行政能力不强的表现。
文件、通知的起草、报审、签发,有一套严格的规定,必须走完规定的程序。我认为,部分走程序的过程,其实是推卸责任的过程:谁签字谁负责,上级将任务交代下来,也有了出现问题把“板子”打在下级身上的机会。层层转文件、发通知,下级对上级“负责”,上级向下级推卸责任,到了校长这里,责任无处可推,最终结果必然是校长担责。这种风气的实质,是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对基层教育教学工作的不负责任。
推倒“文山”,需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有担当,负起主体责任。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调研,将行政精力放在“把脉诊断”、精准施策上;要加强统筹,将“千条线”变为“几条线”;要下移重心,简政放权,变推卸责任为层层负责;要让基层学校的校长真正有时间、有精力全身心扑在办学治校上。如此,才可能优化学校发展,引领教师发展,促进学生成长,不断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作者单位系安徽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