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光俊:建最好的乡村小学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5-08-1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爸爸和妈妈离婚那年,爸爸就因病离开了我们,妈妈远嫁他乡不再管我们。”提到家,大方县牛场乡中坝村的石敏眼泪不断地滚落,“但是,我一点都不孤单也不害怕,因为‘校长爸爸’说,以后果宝小学就是我们的家!”

  石敏口中的“校长爸爸”,就是贵州省大方县牛场乡果宝小学校长朱光俊。

  从1977年高中毕业到凤山公社凤山小学代课开始,朱光俊38年只做了两件事:当一名普通的农村学校教师和校长。但是,就为了做好这两事,朱光俊付出了自己全部的青春年华。朱光俊说:“教育是个良心活。”他把这句话当成自己的座右铭。38年来,他修筑了一条通往学生心灵深处的路,用无私的爱温暖了万千学子的心。

  从政还是从教?

  1977年,朱光俊从大方一中毕业后,先后到凤山公社凤山小学、五凤小学和百岩公社代课。期间,因为功底扎实,除了给学生上课之外,周末他还要给所代课学校的教师们上课。1980年,因老家的学校没有教师,全村上下也找不到一个初中毕业的人代课,村里的孩子们即将没有学上,在亲戚朋友的强烈请求下,朱光俊来到了果宝公社辣子民校。

  “我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没能好好地读书,不能让孩子们也读不了书。”作为民办教师的朱光俊在代课期间,深深地感受到家乡的贫困落后,以及孩子们无法读书的窘境。这让他第一次有了留在家乡教书的念头。

  1981年,朱光俊参加了大方县民转公和全县经营管理干部考试考试成绩公布时,朱光俊愣住了,他的两个考试成绩都是全县第四名。应该选择哪一个比较好呢?家人和朋友都劝他:“光俊呀,你还是放弃教师选择经营管理吧,你报的那个六龙区,站长明年就要退休了,你要是去那里,他一退休,你就是站长了。但如果你选择了当教师,注定一辈子清贫,永远没有出人头地的一天。”

  “从政只能风光一时,教书能育万千桃李。”朱光俊说,在他徘徊犹豫的时候,学生的身影总是在脑海中浮动。于是,朱光俊“脑子一发热”,毅然选择做一个“清贫”的教师。

  这种“从政”的机会,后来仍然不断地出现。1986年,考虑到朱光俊成绩突出,市里决定调他去工作地区的公安局,但朱光俊不为所动,拒绝了去地区工作的机会,继续留在了果宝小学的三尺讲台上。

  激情还是极端?

  如今,走进果宝小学,映入眼帘的是一片蓬勃景象:一栋栋楼宇巍然耸立,一条条小径绿树成荫,一群群学生翩然其间。运动场活跃着快乐的身影,美术室及楼道两旁张贴着充满活力的学生书画作品,教室里传来琅琅的读书声……整个校园充满希望和浓浓的文化味,跳动着现代教育强劲的脉搏,这不禁让人怀疑:这真的是一所处于贫困省、贫困县、贫困乡的村级完小吗?

  然而,在朱光俊刚刚当上果宝小学校长的时候,学校不仅硬件设施和制度不健全,常规管理差,而且师资力量非常薄弱,甚至要“举债办学”。

  朱光俊回忆说,“从1975年至2003年,20多年的时间,整个果宝乡近万人口中,只有两名学生能够考取示范性高中;当时的果宝乡每年都有100余名小学毕业生,但到初中毕业时就基本‘跑’完了,曾经最多的一年只剩43名学生参加中学毕业考试……”

  “作为家乡培养出来的教师,我愧对家乡父老啊!”2003年,在果宝小学当了10年校长的朱光俊,再也不能容忍破旧不堪的校舍只是修修补补的情况。在没有得到上级教育部门任何批示的情况下,他决定和7名教师一起,联名贷款办学。

  在爱人宋先菊的眼里,朱光俊就是个“办学狂人”。为了这个“豪华”的校园和教师宿舍,朱光俊不仅请学校教师帮忙贷款,还变卖了自己的房屋、土地和他母亲的寿材,甚至还将女儿出嫁的彩礼钱也投入到学校建设。

  “为了建学校,他几乎连命都可以搭进去。”爱人宋先菊感慨,这些年,朱光俊建学校的疯狂,让她也跟着吃了不少苦头。

  那时候,朱光俊一年到头四分之一的时间都在到处筹钱,跑县、市教育局,跑信用社、农行,为了让来之不易的每笔资金都能用在刀刃上,朱光俊锱铢必较,甚至拒绝参加课本和食堂食材的统一采购。

  学校的环境明显改善了,但朱光俊和学校的教师们身上却背负起近百万元的债务,每个月还了贷款,部分教师只能靠借生活费度日,甚至一度还借过高利贷。是激情还是极端?面对领导和公众的质疑,朱光俊用近乎呐喊的语调说:“无论如何,我们都要把果宝小学办成一流的村级小学,我们要办出毕节地区无与伦比的学校!”

  朱光俊的这一举动,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甚至吸引了上海交大的博士生来学校支教。2010年9月起,上海交大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徐宇虹倡导她的博士生,每两人一组,轮流走进果宝小学支教。这使得果宝小学教师团队堪称“豪华”,教学质量飙升。可是,学校欠下的186万元巨额债务,一直困扰着朱光俊。直到2011年底,大方县政府决定在以前年度结余的教育经费中划拨186万元,解决果宝小学的债务问题。朱光俊终于松了一口气,当笔者问到他办学期间的辛酸时,朱光俊兴高采烈地说:“我做的事情是有价值的,不会亏本的。”

  以生为本,亦要以师为本

  2009年初,朱光俊为了扭转学校乾坤,大胆地提出了“以生为本、以师为本、以民为本”的“三本教育”办学思想。这不是口号,而是镌刻在朱光俊心中,落实在学校的每项规章制度、日常管理中,他特立独行地实践着他的“三本教育”理想。

  “为了让师生在学校快乐成长、开心工作,除了学校的奖励制度外,朱光俊还明确规定,凡是从果宝小学毕业的学生,都要跟踪服务到大学毕业,决不让一个学生因没钱而辍学。”果宝小学副校长杨显雍说。

  同时,朱光俊从2008年开始,坚持每个寒暑假组织全校教师,分组、包片对全校学生进行家访,及时了解学生的家庭和寒暑假生活与学习情况。

  在许多山区学校,“特岗教师留不住”成为校长头疼的事,但来到果宝小学的特岗教师基本都留下来了。朱光俊心里明白,贷款办学是建设学校的硬件基础,但要办一流的学校,教师最重要。

  为了稳定教师队伍,朱光俊还鼓励年轻教师在学校内找对象,只要夫妻双方都在学校工作,学校免费为他们举行婚礼:“2014年,学校为7对新人举行集体婚礼,我还得到了10000元奖励礼金。”教师李贤军开心地说,“学校还规定,凡是买车的教师,学校补贴20%,其余教师每年补贴1500元的交通费。”

  除此之外,朱光俊还坚持每年春节到新教师家给特岗教师的父母拜年。“今年春节前,校长一行扛着一箱苹果、带着300元慰问金到赫章老家给我父母拜年。”特岗教师郎挺说,“有的教师家在遵义市,离这里上千里路,朱校长也不辞辛苦要一一拜访,让我们的家人非常感动。”

  果宝小学在朱光俊的带领下,培养了一支教学质量过硬、师风师德建设良好的优秀教师队伍,走出了一条坚持多元化发展和特色办学之路,打造了一张帮扶“孤儿单亲、留守儿童、弱势群体”名片。而朱光俊自己,也先后被大方县委、县政府联合授予“大方县十佳校长”等荣誉称号。

  如今,一些来自城市、家境殷实的孩子也纷纷来到果宝小学。“为什么他们选择果宝小学,而不留在城里?这就是果宝小学的魅力!”随着果宝小学教学质量的逐年提升,朱光俊说话越来越有底气。

  “我要把果宝小学建设成为中国最好的乡村学校。”再过两年,朱光俊就要退休了,但他却说:“即便是组织要求我退休,我也要向组织申请干到2022年,那时,学校刚好满100周年,我要主办完学校百年校庆再退休。”

  到那时,朱光俊希望越来越多的学校能向处于弱势的农村学生敞开大门,不要考虑他们的户口和各种繁杂的手续,让他们享受到真正平等的优质教育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