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南究竟在改什么·成长 教师归来 ——贵州省思南县教师群像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5-08-2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教师是谁?在贵州省思南县7名教师身上,共同阐释了这个值得所有教师回味的命题。面对课改,他们以有别于传统教师的姿态归来。

  

  这是一群生长在大山深处的普通教师,或在县上任教,或在乡下教书,大多默默无闻。他们走出去看世界的机会不多,甚至有些人至今没有跨出过省界。

  还是这里的教师,在贵州省铜仁市“一师一优课”的名单中,该县教师入围31人,成为全市入围人数最多的县之一。这个地方就是思南县。

  是什么令思南县的教师如此出众?曾到思南考察的宁夏固原市教育局副局长李志坚感慨,“思南的教师有一种文化,更有一种精神”。

  这种文化和精神细致而微地体现在思南教师对教学的追求、对教师角色的诠释和对学生观的理解中。他们从主张学习知识,到主张培养创造;从解决“怎么学”到解决“学什么”;从注重培养学生能力到注重培养学生品格……

  从这个角度审视,思南教师的教学行为代表着专业化的回归,即回到“生本教育”思想上,回到教育育人的使命上。他们用行动向所有教师诠释了一个命题——教师是谁?

  越过思维的定势

  再次见到张旭,记者迟疑了10分钟才认出她。身着黑色上衣、红色半裙,脸上化了淡妆,头发剪短、烫过,与半年前的形象比较,她变化很大,更有味道。

  当天,张旭代表第一小学展示学校课改进展与思考。6所学校的代表中,她是唯一一个教师,而其他都是学校领导。

  记者在一次语文公开课上初次结识张旭,那是她第一次接受贵州省以外教育同行的“检阅”。张旭大胆启用“导生”组织课堂学习,在一旁介入启发或点拨很到位。据了解,张旭是第一小学课改的“种子教师”之一。

  突如其来的教师流动,破坏了“种子的力量”。10个“种子教师”,其中6个分流到其他学校任教,同时又从周边学校分流进来一些教师,其中4个教师年龄在40岁以上。

  现实情况迫使张旭快速成长,她和其他3个“种子教师”成为新团队的“火车头”,带领大家研讨、磨课,着急时哭过,失眠过……

  张旭找到信心是在与铜仁市实验小学教师共同开展的“同课异构”活动上,铜仁市各县区400多教师现场观摩。与“高手过招”这件事让张旭既紧张又兴奋,她决定亮出学生自主学习的课。评委的点评让张旭觉得这一把赌对了,“教学形式新颖,学生地位突出,学生学习能力显现……”观摩教师没有想到,课还可以这样上。

  张旭的故事代表了青年教师主动发展、积极进取的一面,然而一线教师中还有一种现象叫“中年现象”——40岁以上教师在一些区域往往被沦为教学改革的阻力,而思南教师中的“老人”却不一样。

  第五中学教师杨秀国在教坛已经耕耘了30多年,面对学生课堂上的表现,他开始反思“我应该做一个怎样的教师”、“我应该培养什么样的学生”。

  杨秀国将“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写在笔记本上,认为自己赶上了课改潮流,可以借此机会大显身手。他利用课余时间重新学习新课标,研究课改理论,阅读大量书籍,看过许多课堂实录,与同事探讨践行“以学定教、同案协作”的教学方式。

  在教学中,杨秀国相信学生的能力,努力做好点燃、点拨、点评的“打火机”。他注重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动手实践、去解决问题。现在,他常常被学生精彩的发言吸引,被学生的自信感动。

  杨秀国的成长在于他没有把课改当作一项新生事物被动接受,“课改只是一次契机,它就是我们一直在做,而且从未间断过的追求。它不虚假,也不是高不可攀,达不到预想的效果,不是课改的错,而是教师的方法不对。”杨秀国认为,传统的课堂教学与新课堂之间是自由与束缚、正视与偏见、欣赏与摒弃的一步之遥。越过这一步,就越过了思维的定势,也越过了阻隔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一堵墙。

  没有围墙的风景

  越过墙,看到什么?

  一个凉爽的周日,第三中学教师付胜金在街上散步。距离他一米远的地上躺着一个“红牛”饮料罐,街上川流不息的人群,没有人在意,不时还有人愤怒地揣上一脚。几分钟后,一个背着背篓的老太太弯腰将它拾了起来。这个举动让付胜金陷入沉思,“为什么只有一个老妪发现了饮料罐的价值?”付胜金试想,可不可以从不起眼的举动中挖掘其价值的做法注入小组建设中,或许是一种良策。

  付胜金在学校主抓安全工作同时授课,他开始每天在学生上下学时搜寻平常生活中的不平常,终于,一对相互搀扶着谈笑风生的学生进入他的视线。付胜金的思绪回到了课堂:A在阳光组,B在勤奋组,两人性格都属于“内向型”,课堂上不喜欢与其他成员讨论,放学后却那般阳光。转天,付胜金与班主任沟通后,便将她们调整到同一个小组,从此,在小组讨论和展示时,A和B沉寂的细胞完全沸腾,小组的展示博得全班同学的喝彩。

  经过一次成功“垦荒”,付胜金“脑洞大开”。一次,他观看中央七套“终极英雄”节目,红蓝两队在规定的项目中大比拼,哪一队用时少则获胜,比赛场面激烈而残酷。付胜金认为,游戏里蕴含着小组建设的元素,班级的小组之间恰恰缺少竞争的劲头。付胜金意识到,班级的8个小组是同场竞技,相互没有明确的竞争对手和具体目标,从心理学角度分析,竞争对手和具体目标更能激发人的意志和潜能。

  回到学校,付胜金便将8个小组分成4对,两两形成竞争对手,明确获胜组将获得奖励,结果却让付胜金有些意外。小组学习氛围空前高涨,各种表现异常到位,一个月后班级成绩大幅提高,领先于其他平行班。

  “只要教师用心,生活中许多平常事都蕴藏着‘金矿’,将其提炼出来打包压缩,用以辅助学生的学习,机械能便会转化为动能,课改就不再是雾里看花。”付胜金在“掘金”中为班级小组注入了活力。

  西南部地区的学校大多缺编,像付胜金这样身兼两职的学校中层干部相当普遍,第一小学教导主任冯茂书还兼任美术教师。许多音体美教师误以为,课改是九大学科的事,旧观念下所谓的副科不需要改变,也不知道该如何改变。

  冯茂书的美术课却上出了示范意义,也上出了课程整合的萌芽。用一节画椅子的课举例。课前,冯茂书告诉学生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制作椅子的材料,观察自己喜欢的椅子形状、样式和颜色,完成椅子设计的草图。

  课堂上,冯茂书组织小组汇报椅子的设计图纸,了解最多椅子知识的小组获胜。最后,学生再完成草图的填色。

  这节美术课,原本只是要求学生会画一把椅子。在冯茂书的课程观下,美术课融合了工业设计、历史、艺术多门课程,在这节课中“学什么”和“怎么学”实现了“无线互联”,将学生的已有认知前置。冯茂书告诉记者,他看到了没有围墙的风景,那是学生思维力、创造力、构建力的爆发。

  重新认识教师是谁

  风景是如何造出来的?

  看着学生现在在课堂上的表现,塘头小学教师王齐回想过去总是担心学生听不懂、听不明白,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知识都“灌”给学生的心态,感觉有些可笑。“现在的学生就像天空中飞翔的小鸟,快乐又自由。”

  在“新世界”里,王齐曾困惑开放的课堂学生是否能够自主学习。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验的积累,王齐发现,困惑变成了欣喜。“这样的课堂学生们更爱学了,也更有主见了。一节课我居然‘没事’可干,学生在流程的规则下,学得生机勃勃”。

  教师“没事”干?不是真的什么也不干,而是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发生转变带来的“课堂经济”。

  在第三小学教师尹晓华看来,高效课堂的灵魂是“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她认为,相信学生是体现学生的自我,解放学生是凝聚学生的协作精神,利用学生是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是激发学生的潜在动力。“在教学中,创造性地由教师的个人讲解转变为众多‘徒弟’讲,变‘一个火车头’为目标一致、齐头并进。此时,师生互助的学习范围往往会超过课堂,扩大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获取社交能力,有利于学生形成理解他人,学会感恩、真诚待人等品格;促进学生兴趣、意志、态度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是身心和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

  对此,第三中学教师张晓艳感触颇深。她说,在以前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民主意识受到极大压抑,缺少独立的思考与见解。

  采访前,记者听了张晓艳的一堂课,她是一个能够把学生调动得很好的教师。她力求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参与制定学习目标;力求从挑战性问题出发,引起学生关注、研究的兴趣。面对学生意想不到的问题,她忐忑会“失灵”,却又期待思想的碰撞。

  教师的角色决定了“边界”与“行为”,进而决定着教育的内容和结果。影响张晓艳教学的正是她对“教师是什么”的深刻理解。她认为,教师是学习的“首席”,与学生共同奏出优美的旋律;教师是“配角”,将学生衬托得光彩照人;教师是“热线”,让学生永远感到鲜活与新颖。面对一个个充满灵性的生命,张晓艳时刻提醒自己,学生是平等而独立的存在。

  在一篇教学手记中,张晓艳写道:学生不是装载知识的容器,也不是知识的收购站;他们需要的不是一杯水、一桶水,而是自己去寻找水的能力。课堂应当允许师生“针锋相对”,教师应当善待学生的“天马行空”,保护学生的“桀骜不驯”,鼓励学生的“各领风骚”,这样才能造就富有生机的学习生活。

  张晓艳告诉记者,课改让她重新认识了自己,重新认识了教师是谁。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