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重建开启教育新秩序
思南课改,发轫于课堂,指向于文化,很好地诠释了“课改即教育文化重建”。
记者看到新的教育文化正改变着思南教育人的心智模式和专业生活方式,促进了校长、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了他们的生命质量与价值。
思南的教育文化重建有4个突破点。
◎重建环境文化 见证+陶冶+濡化
思南实施课改以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基本上是与新课堂建设同步推进的。
作为一所新搬迁的农村学校、占地120亩的塘头小学,被誉为“贵州最美乡村小学”。校园内有红豆杉、紫荆花、皂荚树、榕树等上千株,还有8棵桂花树,其中两棵有近千年的历史。万佛寺是塘头小学办学百年的见证,是塘头小学发展的“根”。学校整体搬迁后,按照历史原貌在新校园重建了万佛寺,并命名为万佛书院。书院内陈列着塘头小学办校百年的文字图片资料,既是校史馆,也是教师发展中心。丹桂飘香、万佛书院等七大校园景观,为学校文化育人营造了特有的环境。
“墨香书韵,文润德馨”是思南县第三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主题。学校挑选唐代书法家颜真卿著名的《多宝塔碑帖》中512个大字镌刻在校园书写广场天然的青石板上,刻了3800个米字塔,供学生水墨临帖。学校号召全体学生将自己最喜欢、最受益的书籍带到学校“书香阁”交流共享,书香阁让学生自主管理、自由翻阅、定期更替。这种方式还延伸到各班图书角,实现图书资源价值最大化。学校专门开设书法课、阅读课,将每年4月定为阅读月,5月定为书法月,制订阅读节、书法节活动方案,旨在人人参与、人人体验、人人快乐、人人进步。
田秋小学得名于明代思南文化名人田秋先生。田秋,号西麓,官至广东布政使。他向皇帝上书,在贵州开设考场,开乡试。为弘扬田秋先生的文化精神,田秋小学在环境文化方面进行了独具匠心的建构。走进田秋小学,主题浮雕“传承”让人思绪万千,更感责任在肩。西麓文化广场精致的《三字经》、《少年中国说》经典语句和“厚德载物”、“黔中砥柱”主题壁画,与矗立在广场中央的田秋塑像一脉相承。学校因地制宜,规划建设思南名人墙,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认识名人、学习名人、争做名人。为了更好地挖掘西麓文化精髓,该校成立了西麓诗词楹联协会,创建西麓文化研究中心,全力打造“名人名校”。
穿过思南县第一小学大门后的影壁墙,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古色古香的“凤仪书院”。依托这个已有600多年历史的书院,这所文化底蕴厚重的学校将百年文化与现代教育相结合,将书院特色与学校特色相融通,让这所老城中的老校通过文化打造形成自己的品牌特色,让“学习即生活,教育即成长”成为这所百年老校的育人特色。
思南县第三中学致力于凝练、打造以“国学经典”为内涵的书香校园,文化的载体通过环境、课堂、活动、社团、评价等五个方面显现,形成立体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校园文化。
背靠大山,面朝乌江。思南县第五中学将“诗画乌江,诗意成长”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题……
在思南教育人看来,环境文化之于学生成长,是见证,是陶冶,是濡化。校园环境文化是为了表达教育精神,是为了体现社会发展的方向引领;既是一种物质环境,也是一种精神环境,对学生思想、品格、道德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重建制度文化 解放教育生产力
管理不仅是控制和协调,更是点燃和唤醒。随着新课堂建设的推进,各实验学校逐步将课堂上学生的自主管理迁移到学校管理中,从体制、机制层面重塑教育生产关系,解放教育生产力。
思南县第五中学是一所处于城乡接合部的全寄宿学校,全校学生1620人,其中留守学生785人,学生组成情况复杂,管理难度大。然而,小组、班级、图书、生活、学习、食堂自主管理推行后,学生在学校成为“事事、时时、处处”的管理主人,合作意识、团队意识、文明意识、纪律意识、责任意识等大大增强,学校随时呈现出干净、整洁、文明有序的良好氛围。全校30个教学班,所有公共区域的卫生、食堂部分工作、执勤及学生纪律监督等均由轮值班级完成。
思南五中的食堂叫“菜根谭”。整个“菜根谭”只有12名员工,面积不足150平方米,学生不用排队,全体学生吃饭时间不足20分钟便可以结束。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呢?
思南五中有30个班,每天由一个班值日,负责全校卫生的清理,协助食堂员工淘米、蒸饭、洗菜、切菜、送餐、回收。开饭时间一到,各班小组轮流到“菜根谭”抬出本班的饭菜和碗筷,直接到教室就餐。各小组轮流“当家”,食堂排队和拥挤的现象彻底解决,学生在自己的教室座位上就餐,不会留下任何残汤剩饭。
“学校通过推行自主管理模式,实现了学生由被动接受管理变为主动参与管理,转换了管理角色,建立了自主意识,获得了自我实践、自我提升,让我们对‘相信、解放、利用、发展’的8字课改箴言有了更深的理解。”秦重军说。
重塑教育生产关系不仅表现在学校层面,更体现在全县改革评价机制层面。
思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颁布了《思南县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奖励实施方案》,按教学质量占60%、教育及管理质量占40%综合评定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彻底改变了过去单纯以小学终端检测、中考高考成绩排名评价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不完整评价。
县教育局出台了《思南县课改实验校年度教育工作目标考核标准》,按民意测评占20%、考核测评占80%综合考核课改试验校年度教育工作。其中民意测评包含学生、家长、乡(镇)政府、县教育局等4个层面;考核测评包含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高效课堂构建、骨干教师培养、教学管理、文化建设、教学质量等方面,彻底改变了过去“只重结果,不重过程;只重分数,不重素质”的片面考核方式,将考核的着力点转向通过课改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上来。
◎重建行为文化 提升生命质量与价值
“一名教师,要有一份平和的心态、一份真诚的善良和不断反思的坚持,为那不灭的梦想而奋斗……”
“做一个精神明亮的人吧,摒弃成人世界的浑浊、萎靡,恢复孩子般的童心,热爱自然,热爱生活……”
“……小组建设也好,展示环节也罢,都需要我们加强学习,加强训练。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必须勇于实践。”
这是思南县第五小学教师周例会上,教师李芳娟作“道德讲堂”、教师李旭作“美文共享”、教师邓从媚作“课改之声”的部分发言。
对于这种全新的会议模式,校长权仕银戏称:如果说课堂是“学堂”,我们奉行“学中心”、“生中心”,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要把课堂还给学生;那么,教师会议就应该是“教堂”——教师的课堂、讲堂,教师应该是“教堂”的主人,校长就要奉行“师中心”,把“讲堂”还给教师。
“课改初期,部分教师以为课桌竖着摆放、学生对面相坐就是课改,不知小组建设在小组合作中的重要性。”“教师明白理念容易转变难,学生学习习惯说改容易养成难,集体备课安排容易做实难……”“教师顾虑太多,难以真正放手”。
诸如此类课改推进中的真问题,都在定期举行的乌江教育论坛上被提出来集体研究解决。从“课改初期遇到的绕不过去的问题”,到“大班额难题破解”,从“区域模式构建”再到“校园文化建设”……乌江教育论坛既是一个课改的能量场——定期为校长、教师持续推进课改加油,又是一个课改的研发坊——不断研究破解校长、教师课改中出现的难题。
无论是思南县第五小学全新的会议模式,还是定期召开的乌江教育论坛,都“改变着思南教育人的心智模式和专业生活方式,促进了校长、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了他们的生命质量与价值”。
为深化6所实验校的课改,也为在全县更大范围内推进课改,一个影响深远的新事物——思南教育联盟诞生了。
思南县以6所课改实验校为龙头,分别组建了“五峰教育联盟、三品教育联盟、四新教育联盟、五全教育联盟、曦林教育联盟、指南针教育联盟”,涉及25所学校,3万多师生受益于课改。
此外,教育局引导中小学通过组建社团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不断培养学生兴趣、爱好与特长,彻底改变了过去学校死水一潭、学生只在课堂读书的单一的、被禁锢的学习途径,把教育的着力点转向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方向上来。如今,社团活动作为一种校本课程,列入课程表,进入课堂,特别受学生喜爱,“全人教育”理念落到了实处。
思南县第三中学学生家长李文仪,观摩了新的课堂后,深受感染,赋诗一首表示赞叹:课堂教育新模式,同学围桌探真知,各抒己见兴致浓,未解之惑诉老师。不坐讲台高在上,师亦如友论若痴,事半功倍准备足,课改谱写一新诗。
“只有感性的人才敢课改。”思南县教育局局长曾应华动情地说,“课改推进的过程中,我始终满含热泪,但我从不掉泪。”
作为思南课改验评专家团的代表,陕西省泾阳县教育局副局长辛泾生认为,思南课改建构了一种可行的模式,呈现了一种有力量的文化,彰显了一种特色品质,散发出一种担当拼搏精神。
◎重建精神文化 提拔灵魂的高度
曾应华说:“课改是一项大事业,是在培养新人类。”办好“全人”教育,优化教育生态,正在成为思南教育人坚定的信仰。
沿着这个方向,塘头小学提出了“办少年儿童快乐成长学校,创全国农村一流小学品牌”的宏伟目标。该校校长田儒洪说:“我们追求的是生态化教育,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把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师生,让他们成为自己生命的主人。”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