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小学会议的“四宗最” ——2015全国小学名校特色课程研讨会侧记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5-09-2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9月20日,由中国教师报与哈尔滨市教育局联合主办的2015全国小学名校特色课程研讨会在哈尔滨落下帷幕。清华大学副校长、教育研究院教授谢维和,中国陶行知教育研究会副会长、黑龙江省教育厅原副厅长孟凡杰,黑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牧童等领导和专家出席会议。来自全国10多个省市的800余名代表共同与会。

  本次研讨会以“保卫童年”为主题,提出“用课程重新定义学校,让儿童重新定义课程”的会议主张。

  为期两天的研讨会集中呈现了四大特点:一是“最聚焦”。本着“思想立会”的原则,从“保卫童年”这一主题出发,与会专家的报告直击了“重新认识课程,发现儿童,改造学校”等一系列问题。谢维和在报告中指出,儿童并不是没有长大的成人,而是一种独特的存在和个体。小学教师的专业化取向就是向小学生学习。

  二是“最创意”。在会议的形式上,从课程叙事到课程观摩再到课程观察,本次会议形式的创新给与会代表带来了不一样的学习体验。

  三是“最故事”。有故事的地方就有课程,有课程的地方必然诞生故事。本次会议设置的课程叙事模块旨在讲述触动心灵的课程故事。花园小学校由教师和家长组成团队分享了孩子成长的幸福故事,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三小学教师李虹霞讲述了她所创建的幸福教室里的故事,这些课程故事给本次会议增添了更多的感动和记忆。

  四是“最幸福”。无论是花园小学校秉承的“每一位学生都是一粒幸福的种子”理念,还是重庆市谢家湾小学校长刘希娅实践的“六年影响一生”行动;无论是中科院附属玉泉小学校长高峰的幸福课程建设,还是“幸福教室”创建者李虹霞的“幸福教室”计划,都与一个主题相关——幸福。

  与会代表还专门走进迎来90华诞的哈尔滨市花园小学校进行课程观摩。这是一所“小而美”的名校,他们以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为本,开创出独具特色的“幸福种子教育”,形成了以确保学生受教育主体地位为内核的“生态花园、幸福种子”文化主题,以“校园文化、课程文化、教师文化、课堂文化、家校文化”5大板块为支撑的学校文化生态系统。花园小学校将研究种子作为最大的课程,并让家长成为学校教育的“合伙人”,正确地参与到孩子的成长中,与孩子们一起寻找幸福的方法,为学习助力,为成长护航。孟凡杰表示,“哈尔滨市花园小学校的课改探索为全省小学教育树立了一个样本,代表了目前课程改革的方向,值得深入学习研究”。

  本次会议是中国教师报2015教育发现之旅“走进名校”系列活动之一。召开本次会议意在引领更多的课改学校从关注课堂走向关注课程,从重建教学走向重建教育,从研究教材走向研究儿童。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