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课改,方向比技术更重要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5-09-2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徐州市从2013年12月开始,在全市实施以“学讲计划”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改革。一年多来,改革引发了许多重要的变化,改革本身也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关注。这一行动能给区域课改带来什么样的启发和认识?

  改革的性质问题

  区域课改能不能产生广泛的效力、能不能持续展开,取决于什么?我以为,不取决于一时的炒作,更不取决于强力,而是取决于改革本身是否契合人们共同的价值判断,是否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走向。这个走向就是转型。转型不是量变,而是质变和超越,是从只关注升学和竞争走向人的发展和培养,是要把教育办成教育的样子。而徐州市推进的“学讲”改革,关注的正是教育教学的展开过程,“学讲计划”的核心,是“改变教与学的方式、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善课堂的教学生态”。

  任何改革都会有配套的操作方式,但是,与改革的性质、动机相比,它们不是根本性的。许多情况下,我们对改革的评价会陷入纯粹的技术层面,而不是方向层面;学习改革经验,也往往只是照搬某种特定的操作技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很难对改革的正当性作出合理的判断。徐州市的改革包含“学进去、讲出来”的操作内容,但只有在对改革性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这些操作内容才能得到很好的诠释。对于任何一项改革,方向性评价要远远重于技术性、操作性评价。这是徐州市的改革带给我们的重要启发。

  改革的定位问题

  “性质”关乎改革的价值、方向,而“定位”则关乎改革的合理性、适当性。徐州市改革的定位可以从三个方面把握。

  第一是社会学定位。改革的范围越大,改革主张越应当处于上位。宏观层面的改革主要是推进某种观念,中观层面的改革主要是确定某种路径,微观层面的改革则常常是采用某种具体的操作方式。徐州市的改革能在较短的时间里取得效果,这与他们准确的改革定位有关,这个定位就是在区域层面选择了一种改革路径——“学进去,讲出来”,它的本质是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学关系,本身具有很强的生长性,为地方、学校、教师预留了足够的创新空间,也为区域课改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第二是文化学定位。改革就是要推进文化变革,建立教育教学的新常态。但是,文化变革既是一个观念转变的过程,更是一个行动方式转换的过程。作为一种中观层面的改革,“学讲计划”在显性意义上要求从转变行为开始,转变教育观念、转变教育过程。它的操作要求包括三个层次:学生要“动起来”;每个学生都要“动起来”;教师的教学要围绕如何让每个学生“动起来”开展。“怎样动”是一个可以创新、选择的问题,而“动起来”才是区域层面的共同要求。学生如果不能“动起来”,教师的教学如果不考虑如何让每个学生“动起来”,被动接受的灌输式教育文化如何才能得到真正的改变?

  第三是学习科学定位。营建教育教学新常态,不仅要体现教育改革的总体价值,也要遵循教育科学特别是学习科学的发展要求。近年来,世界范围内学习科学的研究和实践重心,正在从“培训、辅导、教学”,转向“话语、参与、实践、共同体、社会化”。“学讲计划”包含的学习主动化、合作化、行动化内容,正是对这一趋势的准确把握。

  改革的目标问题

  改革是一种社会运作,在其推进的过程当中,它所能达成的实际目标,会远远超过改革方案的文本框架。这正是我们在徐州市的改革中看到的情形,也是其他区域在推进改革时应当关注的地方。

  首先是提高课堂教学的规范化水平。目前,中小学的课堂教学普遍存在“失范”现象。教师的教学规范如何建立?事实证明,就规范讲规范,往往收效甚微。徐州市在推进“学讲计划”的过程中发现,新的改革主张要得以实现,就需要得到基本的教学规范化的保障。为此,他们在前期政策规划的基础上,已经开始进一步把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改革教学管理方式作为深化改革的新目标。

  其次是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艺。如何组织合作式学习?如何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在这些方面,我们的教师还缺乏必要的训练。技艺的提升不应当是纸上谈兵的过程,而应当是一种实际操练的过程,而区域改革为此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再其次是培育专业共同体。传统的教学文化中存在明显的闭门造车倾向,教师既缺乏合作意愿,也缺乏合作能力,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育整体效能的发挥。从徐州市的改革实践看,区域改革使所有教师面临相同的改革任务,解决共同的教学问题,正是在这种实践状态下,教师产生了共同发展的需要,并开始探索协同工作、合作教学的操作模式。达成这样的改革目标似乎是“额外”的,其实也是必然的。

  (作者系江苏省教研室副主任,江苏省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办公室主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