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课改的力量
课堂教学改革一直如火如荼,但现实中的课堂究竟是什么样呢?似乎并不容乐观。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会不断抛出花样翻新的理念和概念,让人越发觉得理想中的课堂像是雾里看花。
我们一直倡导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而在现实中又有多少教师在尝试呢?即便做了又做到了多少?在我们设计的似乎符合逻辑的种种课堂模式中,又真正关注了多少学生成长中的心理问题呢?这样的改革真正为孩子做了多少?
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了这样一个关于高效课堂的案例。我开始相信课改的力量,相信课改承载未来。
有一天,一位班主任受数学教师的委托照看自习课。数学教师嘱咐班主任说已经布置了任务,让学生做题即可。上课铃响后,原以为教室里会静悄悄的,当班主任走近教室,就听到教室里闹哄哄的,推门进去,见到学生在讨论问题,数学科代表站在讲台上,原来学生们并没有按照教师布置的任务在做题,而是已经做完了题目,在进行合作探究。于是,班主任就坐到后面听这堂没有数学教师的数学课。
这位班主任事后反思说,这节课给予他极大的震动:一是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如此之强。教师布置的任务是做题,而学生已经提前把题目做完。二是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原本以为有些问题学生无论如何解决不了,但学生在相互合作中完成了自己的学习任务,并在以后的测试中绝大部分过关。三是学生的协作精神让人感动。当有小组主动求助其他小组时,表明他们丢掉了虚荣,克服了怯懦,完善了性格;而其他学生的主动帮助显示了友爱之心和助人的热情;在合作中大家体验了学习的快乐、团队的力量。四是这堂课用事实向我们回答了课堂上如何把握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作用之间的“度”。这节课看似没有教师主导,但教师事前已经做了布置,教师给学生以充分信任。对于学生来说,没有了对教师的依靠,只能自己来做,尽管个别地方做得不到位,但整个过程学生都积极参与,课堂上没有闲人。
高效课堂必然是以学生的学习为逻辑起点的。教的真正含义是引导学生真实学习的发生,是优化和促进学生的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学”是中心词,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教”是为“学”服务的。教师要做的就是尊重学生,尊重认知规律,进而协助学生确认实现目标的最佳途径,及时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反馈评价。
陶行知先生说:“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高效课堂以其特有的生命力,体现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教是为了学”。因此,学习的主动权应掌握在学生自己的手里。这决定了我们常态的课堂中一定是“学”多于“教”的,过多的讲解,可能会是负资产。
请把课堂还给学生吧!教师尽量少说,让学生多说,培养表达和语言组织能力;教师尽量少写,让学生多写,培养应用能力;教师尽量少读,让学生多读,从而让学生自我修正,在读中自觉自育,完成思想陶冶;教师尽量不去包办、替代,时刻提醒自己,有哪些事情可以不做。
(作者单位系山东省滕州市东沙河中心小学)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