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人模式需整体建构
近10年来,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应对这些变化,人才培养必须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那么,教育如何作出变革,学校该如何应对?
教学要从被动走向主动。现在,学生已经由过去的被动参与者变为主动参与者,教师仍停留在过去的层次是远远不够的。以前不管教师的课讲得好不好,学生都认真地听,细心地接受。现在,学生成为演员,对教师授课的要求越来越高。记得一次到美国参观访问一所为当地外国使馆子女开设的特殊学校,一个教师发给我们一张课程表,原来这是为初中三年级学生开设的一节世界历史课,但班上27个孩子来自25个国家,这样的世界历史怎么讲?这激发了我们的兴趣,也十分担心:这样的历史课对教师的挑战是否太大了?如果是我们,真的很难解决。
到了课堂,我们才发现这种担心是多余的:教师根本不讲,每个学生用10分钟讲述自己的国家。用10分钟怎么把一个国家讲清楚?我们听下来以后才发现,教师在其中发挥的引导作用淋漓尽致,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非常清晰。他们根据事物本身的结构和要素确定了叙述结构,在最短的时间把事物最主要的特征和全貌讲述出来,让大家有了整体印象。至今,我仍记得他们从政治、经济、自然、人口、科学文化等方面进行概括和讲述的内容。走出课堂时,我在想:一个国家、一所学校的孩子,从小学一年级开始都是自己讲,讲到中学、大学;相比之下,另外一个国家、一所学校的孩子,从小学到中学、大学一直都坐在那里听别人讲。十几年下来,学生的水平能一样吗?
课程要从大一统走向选择性。课程是学校的主要载体,课程改革的方向是什么?要为每个孩子提供适合的教育,从根本上讲,课程要具有多样性、可选择性。正如超市的发明、自助餐的产生,都是因为它们在较大程度上满足了不同人群的需求,而被人们所钟爱。目前,学校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学校课程和地方课程,然而,国家课程已经占到课程总量的80%以上,改革的重点恰恰在于如何将国家课程校本化,从过于集中的大一统方式转到高度的可选择性上来。如何通过弹性课程、选修课、走班制等方式,让学生有更多选择的可能,是目前必须及时调整的。
评价要从单一走向多元。多一把尺子多一批人才。现在有一个非常神奇的现象,如果问孩子的表现,大家还是习惯于讲学习排名。如果再细问一下,孩子什么方面是最棒的?他最喜欢什么?他的最大潜力是什么?可能教师都说不清楚,家长也未必能答出来。如果一个人全部的生命被考试成绩排名所遮蔽,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多元的评价体系必须尽快建立起来。只有这样,孩子们的优势才能发挥出来。促进学生的发展,就是要让学生经过学校的学习,其才华、个性更加发扬光大,变得更加富有个性,而不是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课外活动从学科延伸走向真正的社会。成功的人士、生活幸福的人、生活质量高的人有哪些共同特点?我们有一个概念叫情商,科学的表达是社会成熟度。它包括对社会的认知、社会责任感、交往能力、领导能力、管理能力等。人是社会的一分子,要对社会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很好的感知,才能得到发展并成功。学校生活在人的生命生活中是非常宝贵的一段时光,但这段生活主要还是围绕教室、班级、课堂展开的,并不是完完全全的社会。社会是最好的课堂,要想真切地了解社会,最好的载体是学生社团。
学生社团不只是学科的延伸,尽管我们有理论小组、兴趣小组,如航模、机器人等,但这不是真正的社会活动。我们要把社会情景、社会矛盾、社会样态原原本本地呈现出来。学生自己开展活动、总结活动,每个人都要参与其中,丰富组织社团的经验,学会揣摩他人的兴趣点、制定社团规则、激发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只有这样,一个人的谋划能力、运筹能力、管理能力、交往能力、领导能力才能充分显现出来。这些活动可能会成功,也可能会失败,但都没关系,失败了可以再来一次。如果学生从小学就开始做,做到中学、大学毕业,一生能够组织十多个社团活动,当他走上社会的时候,还怕他不成熟吗?所以要重视社团活动。
面对社会的变化,如果我们的教学从被动走向主动,课程从大一统走向选择性,评价从单一走向多元,课外活动从学科的延伸走向真正的社会活动,我们的教育才能真正应对社会变化的挑战。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