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编七日谈12 多想想怎么帮“下乡”的新教师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5-10-0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上岗培训第三天,13名新教师就有6位不辞而别。秋季开学不久,到某山区县采访时听到这个消息,确实很震惊。当地的同志说:一听说要先下乡,这些新教师都有点怕。特别是外地来的,一看农村的条件,就呆不住了。

  新教师先到农村锻炼,是一些地方解决农村学校师资不足、锻炼新教师的重要经验。但从现实情况来看,新教师下乡确实面临诸多问题。如果不加以解决,“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亦只能是空想。

  新教师下乡往往面临几“缺”:缺生活保障,农村条件比较艰苦,卫生条件差,住宿条件差,伙食差;缺业务支持,比起城市学校,农村学校少规范管理、少常态的教研制度、少好的教师传帮带、少外出交流学习机会;缺与外界的沟通交流渠道,农村普遍存在交通不便,无线网络不通或者网速慢,文化生活缺乏。

  新教师下乡可能面临水土不服、环境不适应、业务退步、孤独封闭,甚至担心一旦下乡,再难进城。生活困难、对未来前途的担忧,都是新教师不愿下乡的拦路虎。

  鼓励新教师下乡锻炼是可以的,但是要尽量避免变成强制性政策。国务院发布的《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倡导的是打组合拳,是不断改善乡村教师工作生活条件,逐步形成“越往基层、越是艰苦,地位待遇越高”的激励机制,以及充满活力的乡村教师使用机制。是要靠增强吸引力,让教师愿意下乡、主动要求下乡。

  新教师下乡锻炼,不仅仅是锻炼适应艰苦生活的能力,更需要锻炼提高教育教学业务的能力,许多地方在实际工作中恰恰忽略了后者。

  建议实行新教师下乡锻炼政策的地方,多想想怎么帮助新教师解决实际问题,怎么建立随时响应的生活和业务支持机制,把新教师下乡锻炼变成“好事”而不是“苦事”。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