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0到3”的突破是这样实现的
在2021年10月举行的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鲁东大学参赛团队表现亮眼,一举斩获3金3银,实现学校“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入围决赛项目总数、金银奖总数、先进集体奖等3个历史性突破,实现了学校创新创业大赛“从0到3”的历史性跃升。
“创新创业大赛获奖数字历史性突破的背后,映射出的不仅是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而且是学校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一次有益的探索与实践。”鲁东大学党委副书记、创新创业学院院长丁瑞忠说。
对鲁东大学而言,创新创业大赛的历史性突破是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一项丰硕成果,也是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一种诠释。
“双创”教育改革演绎“历史性突破”
“学校之所以能够取得创新创业大赛历史性突破,关键在于学校实行多措并举的创新创业教育策略。”10月下旬,“固土成型技术领航者——全国首创‘一剂多用’土壤黏合剂”金奖项目指导教师、鲁东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教师徐文龙,在学校召开的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奖师生代表座谈会上,总结了学校创新创业竞赛取得历史性突破的成因。
学校曾荣获“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等荣誉称号,创新创业大赛的历史性突破更是学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一面“多棱镜”。
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既不是单纯地给学生开设的一门创新创业课程,也不是单纯地给学生灌输如何搞发明、办公司的培训课堂,而是学校在新时代培植和提升学生现代创业意识、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的一个重要课题。
面对这样一个崭新而重大的创新创业教育课题,鲁东大学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在深入研究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构成要素及其逻辑关系的基础上,经过多年的方案论证、理论构建和改革实践,探索出了构建保障、教学、管理“三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制,科教、产教、专创、交叉“四维融合”的创新创业教学体系,育苗、竞赛、孵化“三层递进”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环节,走出了一条地方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特色路径。
在创新创业教育保障上,学校成立了创新创业学院和大学生创新创业推进委员会,构建由人事处、教务处、团委等“九大机构协同”和“校院两级联动”的工作机制,系统全面地推进全校创新创业工作。重点抓好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引进10名专职创新创业博士导师,组织实施教师进企业、工程师进课堂“双进”和百硕结百企、百硕解百忧“双百”工程。在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上,学校全面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增设了创新创业类课程模块,设置了创新实践学分;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教师课堂教学和科研活动,课程化、体系化打造学生创新创业第二课堂;大力实施校地、校企、校校等合作育人模式。在创新创业教育管理上,学校设立了3—6年弹性学制,并实行学分转换制度。
“我们注重把创新创业教育同立德树人、学科专业、课堂教学和科学研究等相结合,在‘合’中求质求效,在‘合’中焕发创新创业活力。”鲁东大学创新创业学院副院长吴远庆介绍。3年来,鲁东大学始终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适时调整学科专业布局和招生计划,全校79%的课程实施了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课堂教学,4600多名学生通过学校设立的助研岗位,实现了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科研团队的愿望。
“如果没有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没有学校提供的创新创业平台,就没有我现在的两家高科技企业。”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项目获得者、鲁东大学毕业生油伦贺这样概括自己的创业感受。在创新创业教育中,鲁东大学还为学生搭建了3个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一是创新创业育苗平台。学校每年选拔有强烈创业愿望的大二学生开办创业实验班,在各年级建立创新创业社团和小组;二是创新创业竞赛平台,积极倡导和鼓励学生跨校、跨年级、跨学科、跨专业组队参赛;三是创新创业孵化平台,与山东省科技部门、其他重点高校及企业共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
“双创”竞赛开辟人才培养新路径
“从‘创青春’到‘互联网+’大赛,我收获的不仅是金奖,更是创业意识与能力层次的跃升,对科研的深邃思考,用农业科技发展带动乡亲们致富使命的坚定。”贵州鸿发生态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鲁东大学农学院2017届毕业生杨安仁,在“国赛归来”经验分享会上对学弟学妹们如是说。他原本在母校安排的一场报告会应学生要求变成了两场,全校近2000名学生相聚在学术中心分享他荣获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和创业发展的历程。
“杨安仁在校期间不但热衷于学校开设的创新创业课程,而且执着于参加校内外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创办了农业科技公司。”杨安仁的创业指导教师、鲁东大学农学院教授张娟说,“毕业4年来,他创办的公司不但快速扩展,而且还带动了2000多农户脱贫致富。”
杨安仁既是学校参与创新创业大赛、创办企业的一个典型代表,也是学校开展创新创业竞赛的一个缩影,同时还是鲁东大学构建“项目+竞赛”多维度互动创新成果培育平台的实践者。
“创新创业竞赛是学校深化创新创业改革的有效载体,是促进高校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平台,是提高大学生创业就业竞争力,引领大学生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桥梁和纽带。”鲁东大学团委副书记张杰介绍。近年来,鲁东大学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注重把学生参加创新创业竞赛作为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积极探索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创的人才培养新路径,使学校创新创业教育迸发出强大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从中学校园迈入大学校园,让我首先感触到的是浓厚的创新创业教育,特别是参与‘互联网+’‘挑战杯’‘创青春’等竞赛的氛围。”鲁东大学商学院毕业生刘倩利说。她在学校创新创业竞赛氛围的感染下,入学不久就加入到创新创业竞赛的行列。2018年她代表学校捧回了“创青春”山东省大学生创业大赛金奖,毕业回到山东省潍坊市创办了“省工食品机械科技有限公司”。如今,刘倩利在山东省乃至全国饼类食品加工机械行业闯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置身鲁东大学校园,总能让人感受到扑面而来的创新创业气息。每天课余,学生会自觉地参加学校或学院组织举办的各类竞赛辅导班或专题培训课,竞赛团队成员相聚在一起认真探究竞赛的方案和操作细节;周末,竞赛团队或走出校园赴企业进行创新创业考察学习,或组织参赛项目进行项目路演……学校创新创业学院的一份鲁东大学学生参加创新创业竞赛情况的统计数据,佐证了学校学生参加创新创业竞赛的热度:2019年参加校赛的人数由2017年的7748人增加到16078人,占学生总数的52.5%;2019年参加省赛的人数由2017年的1735人增加到3128人,占学生总数的10.3%;2019年参加国赛的人数由2017年的376人增加到1148人,占学生总数的3.8%。
这些数字所彰显的不只是鲁东大学蔚然成风的创新创业竞赛活动,以及越来越多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专心于创新创业项目的研究,而且反映出学校育人模式的变革和学生成长成才理念的转变。
“创新创业竞赛让我们收获的不仅是熠熠生辉的奖杯和实至名归的荣誉,更重要的是在创新创业竞赛过程中,赋予了我们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造能力以及组织沟通、战胜挫折、社会实践和团队协作等能力。”鲁东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学生韩亚萍说道,“创新创业竞赛非但没有影响我们的专业学习,反而进一步丰富和充实了我们的大学生活,为我们开辟了新的通道。”
创新创业竞赛已经成为鲁东大学就业率逐年提升的重要因素之一。“我们学校学生整体就业率不但每年得到提升,而且凡是参加创新创业省赛和国赛的毕业生均已顺利就业。”鲁东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李家普介绍,“创新创业竞赛不仅提升了学校学生整体就业率,同时还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就业质量。”鲁东大学参加并获得“三大竞赛”省赛和国赛奖励的学生,考取研究生的比例是全校学生整体考研率的2.2倍,考取公务员、选调生、事业单位的比例是全校学生整体考取率的1.5倍,自主创业的比例是全校学生整体创业率的9.1倍。
与此同时,鲁东大学学生的创新创业竞赛还推动了创新创业成果的快速落地转化。3年间,学校创新创业竞赛团队向社会输送优质项目和出让专利技术等210项,合同金额达到6100万元;实施以科技成果转化为主的科技型创业项目52项,累计营收3.9亿元。
(季文豪)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