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场 开启劳动育人新模式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1-11-3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菠菜是不是该浇水了?大白菜是不是该捉小虫子了?地里是不是该锄草了?……下课铃声一响,学生们就兴奋地跑到自己“承包”的小菜园,处理这些“田间地头”事。这是山东省潍坊高新区实验学校生态小农场里经常出现的场景。潍坊高新区实验学校坚持立德树人,积极落实“五育并举”、全面育人,开发了劳动教育系列课程。学校的劳动教育课程框架从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以及服务性劳动三方面进行设计,结合学生的学知特点,分学段制定个性化劳动教育清单,促进课程有效落实,初步形成了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的良好态势。

    其中,利用校园资源自主开发的“生态小农场”课程是潍坊高新区实验学校劳动教育的亮点,在课程的推进中,结合学校生态教育办学理念积极探索,形成了“资源整合+管理自治+学科融合+润心育德”的劳动育人新模式,助推了劳动教育落地生根、向美而生。

    资源整合,劳动实践循规律

    “孩子就像需要睡眠和食物一样,需要和自然接触。”学校占地约1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仅5.4万平方米,绿化率40%以上,如何把这样得天独厚的校园资源利用好,为学生的成长助力增效?经过广泛征集建议和多次研讨,“校园大自然”课程体系应运而生。“生态小农场”课程是“校园大自然”课程的一部分,包括植物种植和动物养殖课程,指向学校育人目标,既是促进同伴、师生和亲子关系发展的德育阵地,更是劳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小农场”课程的设计实施,从不同年龄的认知能力和身心成长需求出发,通过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等维度,建立层级课程培养目标,设置了适合不同年级的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观察实践到研究创新的生态小农场劳动教育主题清单。不仅如此,植物种植场地结合校园资源的实际和目标设定,分为种植体验区和实验研究区。通过多角度设置、多方位引导,让“生态小农场”课程更符合劳动实践规律,深受学生喜欢。

    管理自治,家校联动助育才

    “小孔雀下蛋了,小孔雀下蛋了。”四年级(3)班的学生兴奋地互相传递着好消息,他们竞标到一个养殖笼后养的两只小孔雀长大了,并且生蛋了。学校把生态小农场的种植区和养殖区统一编排为38个菜畦和10个养殖笼,每年通过竞标方式面向全体学生招募新的“农场主”,每名学生都有参与权和投票权。生态小农场实行小组自治的管理方式,自由组合产生各管理小组,每个小组均包含3类人群,即学生、家长和教师。小农场管理自治是指在学校统一引导协调的前提下,管理小组自主确定种植养殖种类、自主参与种植养殖过程、自主协调种植养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自主确定分享时机及方式。教师和家长以引导和辅助学生为主,放手让每名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尝试、实践创新。引导学生在真实生活、生产、生态中学习、体验、探究,寻找动植物生长规律,感受生命个性化成长,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体验学习的乐趣。

    学科融合,劳动教育得深化

    全体教师大会上,刘园园老师分享了她与八年级学生们共同经营的生物试验田成果。在“生态小农场”课程的落地实施中,学校引导教师将“生态小农场”课程与学科教学相融合。目前,“生态小农场”课程已经与生物、语文、数学、音乐、美术等学科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融合开发,还借用信息技术的应用将“生态小农场”课程与学生创新课程结合在一起,不仅让“生态小农场”课程进一步深化提升,也让学科学习内容更加主题化综合化,形成了以生命、生活、自然为特征的主题化学习模式。“生态小农场”课程与学科教学的融合开展,实现了优势互补,使得劳动教育得以深化。

    润心育德,师生共育促成长

    “爸爸妈妈,这是我用自己种的菜做出来的。”学校在“生态小农场”课程的推进中,润心育德,帮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具备优良品德,打好人生底色。引导学生学会处理种植养殖过程中发生的诸如“菜长到邻居家了、菜少了、种子不发芽、收获的第一棵菜该送给谁”等问题,还定期召开收获节、分享会等,引导学生关心动植物、懂得感恩与分享,从而学会关心自我、关心身边的人、关心知识和学问以及人类创造的物质世界,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都会全程参与见证,达到了师生共育的效果。

    学校在全力促进“生态小农场”课程逐步成熟的基础上,形成课程框架,并以其为蓝本,带动其他校本课程的落地实施。潍坊高新区实验学校充分挖掘劳动教育中的学生核心素养基本内涵,将其融入育人全过程,遵循教育规律,让劳动教育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全面成长的有力助推器。(吴克波)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