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金钥匙”开启乡村振兴之门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1-11-2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罗锡文(左三)高度重视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在田间指导研究生将直播技术运用于水稻种植。(资料图片)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要振兴,人才必振兴。在我国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历史关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迫切需要大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好的农业农村专业化人才。

    作为“三农”发展的人力资源富集地和科技创新支撑地,高等农林院校大有可为也大有作为。近年来,华南农业大学紧紧牵住人才培育这个“牛鼻子”,以构建“三位一体”服务乡村振兴人才体系为抓手,努力锻造开启乡村振兴之门的“金钥匙”,在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伟大征程中奋力作为。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

    今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消除绝对贫困艰巨任务的完成,意味着“三农”工作的重心,从脱贫攻坚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不是单一方面的振兴,而是包括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的全面振兴。其中,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农业生产经营人才、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人才、乡村公共服务人才、乡村治理人才、农业农村科技人才……宽广的乡村振兴舞台,需要不同类型人才的共舞。

    然而,当前农村劳动力人口大量外流,留守农村的传统劳动力接受新事物、新技术、新模式的能力有限。很多具备高学历、综合素质强的高校毕业生不愿回、不敢回乡村,高校和科研院所教师、科研人员下乡动力不足、帮扶合力不够,科学技术难以落地农村。农村缺人手、少人才、留不住人等问题,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瓶颈。

    人才兴则乡村兴。如何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高等农林院校在此方面,具有天然的师资优势、学科优势和教学资源优势。高等农林院校要立足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在打破人才瓶颈上下功夫,培养带领农民发展现代农业产业的“领头羊”,使之成为开启乡村振兴之门的“金钥匙”。

    人才培养供给侧精准对接乡村振兴需求侧

    当前,部分涉农专业大学生存在的学农不爱农、学农不务农,专业与需求脱节、实践动手能力弱等现象,需要高等农林院校高度重视、着力破解。近年来,华南农大以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导向,全方位对接乡村振兴人才需求。学校充分发挥综合性农业大学优势,坚持改革创新,构建大学生、科技特派员、培训师“三位一体”的高校服务乡村振兴人才队伍体系,着力推动人才培育和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促进人才培育和使用提质增效。

    为“靶向”培养符合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需求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学校紧抓学科建设内涵式发展,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育好乡村振兴“后备军”。学校大力推进新农科基础上的新工科、新文科建设,改造传统涉农专业,优化涉农专业建设,增设乡村振兴人工智能等急需专业。同时,学校推进农工交叉、理工融合、文理渗透,围绕产业链改革教学链,强化耕读教育和实践教学,构建“价值—情怀—知识—能力”四链联动的“三农”人才培养新模式。

    科技是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一把“利刃”,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学校建立以激励为主、考核为辅的科技特派员管理体制机制,建好科技特派员队伍,推动“科创星火”落地农村结硕果。学校将社会服务纳入岗位聘用、职称评审、岗位考核内容,设立推广系列职称评聘体系,完善专利转让收益分配机制,激发教师下乡动力。学校还设置科技特派员项目,多措并举建强科技特派员队伍,组建78个全产业链服务现代农业产业园专家团队,实现校地精准、高效对接,努力将“沉睡”的论文变为农民致富的“利器”。

    乡土人才是农村发展的原生动力,如何推动传统农民转型升级为懂技术、感党恩的“土专家”“田秀才”?学校充分发挥教育资源优势,设立服务全市域、全县域、全镇域的乡村振兴培训学院,配强培训队伍,打造一支服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教师培训队伍。学校针对不同类别新型职业农民的需求,精准提供多类型、系统化的培训课程体系,培养扎根农村的“土专家”。学校以农业农村政策解读和干部专业化能力提升为重点,做强涉农干部培训,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开展“菜单式”“订单式”培训,促进涉农干部思想观念更新、组织管理水平提升。学校还构建了“农业高校+涉农企业+农民”的培训模式,在企业打造现场教学和实训基地,通过企业生产基地、示范项目、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全面提升农民综合素质。

    创新赋能奏响乡村振兴“共鸣曲”

    乡村振兴不仅需要真金白银,还需要锦囊妙计。高等农林院校要应需而动,用活人才“金钥匙”,锻造“最强大脑”,更要努力啃下“三农”发展“硬骨头”,在科技兴农、惠农、富农主战场上跨步前行,为农民脱贫致富、农业产业换挡升级、乡村振兴战略落地实施,提供大量“金点子”。

    早在2013年,华南农大就成立了广东省唯一一所国家级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与地方共建新农村服务基地,努力建强乡村振兴智库和乡村建设服务链,助力农业转型升级、农民脱贫致富。今年,学校又发挥综合学科优势,整合学校乡村振兴人才、科技、平台等资源,成立乡村振兴研究院。学校以此汇聚服务乡村振兴的优势力量,在乡村振兴规划、治理、评估建设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支撑。学校还牵头共建广东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构建协同创新机制,有效整合省内优势农业科技资源,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应用。

    农技推广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高等农林院校如何推进建站布网,构建服务乡村振兴新模式,打通科技服务“最后一公里”?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至关重要。华南农大按照“建站布网、产教融合、示范引领、辐射带动”的思路,与地市、县(区)政府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与龙头企业共建产业研究院、科技创新中心等新型研发机构。学校还聚力聚智,建立乡村振兴服务站,通过组建“广东高校服务乡村振兴共同体”等方式,形成“科研试验基地—区域示范基地—基层农技推广服务站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链条式国家重大农技推广服务模式。

    农业科技创新是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高等农林院校应创新科研“利器”,为乡村振兴强化硬支撑。学校紧扣乡村振兴战略,依托作物、兽医、农业工程等学科,构建粮食安全、人畜健康、智慧农业、乡村振兴四大学科群。学校还汇聚大团队、搭建大平台、承担大项目、产出大成果,努力抢占学科发展和科学研究的前沿与高点,夯实服务乡村振兴的学科根基。学校集聚、协调、统筹校内外力量,聚焦农业农村现代化重大科学问题、关键领域和工程技术难题,在生物育种、耕地保护、畜禽养殖等领域攻克了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其中学校带头研究创建的“杂交稻育性控制的分子遗传基础”,为我国生物技术育种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动物专用新型抗菌原料药及制剂创制与应用”打破了制约我国养殖业健康发展的一大瓶颈,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结对帮扶、打造样板、示范带动是高等农林院校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丰稔镇礼堂村地处粤北山区,长期缺乏产业支撑,村集体原来几乎没有收入,贫困户缺乏致富技能,脱贫任务艰巨。华南农大创建“党建+企业+集体”脱贫攻坚模式,建立二级单位党组织分别结对帮扶贫困户工作机制、“一户多策”帮扶策略和“一帮一”党员帮带贫困户制度。学校探索“公司+高校+基地+农户”的合作开发模式,打出“建服务平台、组专家团队、引进新品种、配套良法”组合拳,构建“特色农副产品+新媒体+电商”的流通模式,帮村子实现自我造血,甩掉了穷帽子,迈向共同富裕道路。

    (作者系华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