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创立体化沉浸式育人全域场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1-11-2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这里很神奇,之前觉得那么‘老土’,现在听起来感觉挺有趣,挺有味道。”菏泽学院学生和瑞阳口中的“这里”,是学校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山东琴书传习所。每周一、周四下午来传习所的学生络绎不绝,他们在音乐与舞蹈学院教师冯晓群的指导下,练琴、听曲、演唱山东琴书传统曲目。今年,传习所结合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在传统曲目的基础上,融入红色经典《七律·长征》《我爱你中国》,创作了现代曲目《党颂》,“传统+现代”“非遗+红色”深深吸引了青年学生的目光。

    在菏泽学院,像山东琴书传习所这样“以美育人”的场所有20余个,像和瑞阳这样“乐在其中”的学生每年增加10%,像冯晓群这样“沉浸其中”的教师更是越来越多。

    近年来,菏泽学院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科学规划、系统设计,一体化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学校党委书记衣玉琛总结,学校做到了全员育人无“旁观者”,人人是育人导师;全过程育人无“空档期”,时时是育人良机;全方位育人无“遗漏处”,处处是育人场所。全校形成了立体化沉浸式“三全育人”全域场,开创了“五育并举”的良好局面。

    课程门门有思政

    每年12月的“两万五千里长征”象征接力赛,是菏泽学院学生心目中十分重要的一项体育活动。冬季,万物凋零肃杀之时,学生们怀揣着崇高理想,带着激情,在赛道上奔跑,不为成绩,只为体验伟大的长征精神。这项赛事最早可以追溯到1976年,是学校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40周年而举办的,至今已有45年的历史。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在天安门广场护送国旗入场的国旗护卫队成员董续壮,曾是菏泽学院外国语学院“两万五千里长征”象征接力赛的队长。提到这项比赛,他依然激动不已:“接力赛迸发出的信念感、责任感,以及向前冲的精神已经牢牢印在了我的心里。”

    在“大体育”教育理念下,科学设置体育课程体系,将体育修养课程纳入其中,不仅强调身体健康教育,还包含心理健康教育、体育文化教育和体育道德教育。以上,只是该校课程思政的一个局部写照。

    近年来,菏泽学院立足实际,研究出台《菏泽学院关于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指导意见》《课程育人指导意见》等一系列制度文件,从创新思政课教学模式,形成“学思用贯通、理情意融合、知信行统一”的思政课学习模式,到推进“思政+”向“思政×”转化,再到构建“全课程”育人体系,逐渐夯实“三全育人”工作的基础。

    “对于地方应用型高校来说,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三全育人’‘五育并举’中守好‘渠’种好‘田’是一个新的课题。我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五育融通点,蹚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育人路子。”菏泽学院院长姜同松介绍,学校优化整体设计,科学合理设计思政教育内容,强化每一位教师立德树人意识,在每一门课程中有机融入思政教育元素。如涉农课程将乡村振兴研究与牡丹产业开发等特色内容融入专业课程,推进农林教育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逐步打造涉农思政“金课”。

    各门课程开展课程思政,讲出“思政味”,成为课程的“点睛之笔”。思政课程立足专业开展专业思政,成为课程的“神来之笔”,让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五育融通。

    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同农业与生物工程学院联合开设“‘大国三农’概论”课程,构建“大国三农”1+X课程体系,以“思政课程+课程思政+专业思政”全课程育人体系,铸造特色课程育人品牌。学校“C语言程序设计”“材料力学”“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概论”等课程,以出色的专业与思政融合,成功入选山东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校园处处是课堂

    今年9月,学校又添一个“打卡”之地的消息在师生中不胫而走。2021级师范类专业新生入学教育选择在这里,学校楚风演讲协会、演说家协会、墨轩书法社等好多社团纷纷来这里开展活动,甚至还有一些做课题、搞科研的师生也慕名前来“查看”资料。

    这个“打卡”之地就是菏泽学院于9月揭牌的教师教育博物馆。该博物馆立足阐释中国教育思想,弘扬民族教育文化遗产,展现教师教育发展史;以“弘教育人”为主题,以教师教育文化和师德师道教育为重点,坚持教育思想、教育典范、历史文物三条主线,紧扣师德、师道、师艺、师技四个层次来呈现。

    “每次来教师教育博物馆,我的内心都会不由得激动起来。”有空就来做研究的该校教授王学军,已成为博物馆里的常客。

    一面面墙壁摇身一变成为一本本厚重的文化书,每一面墙都会说话,每一处都变课堂,这样的“打卡”之地在菏泽学院还有很多。陈列着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曹州面塑、泥塑、刻瓷、砖塑、葫芦雕刻、木版年画的艺术长廊,展示着山东筝乐史料、典籍、曲谱、音像、乐器、筝家遗物、筝艺制作的鲁筝艺术博物馆,挂有菏泽牡丹九大花系十大花型代表性品种图片和介绍的馨苑餐厅,介绍水浒拳、赵登禹破风刀的武术展览馆……还有戏曲实验室,特别是“音乐中的党史”文化墙,几乎每天都有党小组选择来这里举行活动。

    校园处处是课堂,课堂每处要放光。今年6月,菏泽学院团委带领“漫之梦”社团、“创艺工坊”开展“庆建党百年,画美丽校园”井盖创意活动。200余名学生满怀激情,手执彩笔和颜料,历时20余天,将学校数百个井盖变为“景盖”。从南湖红船到中国地图,从初心使命到建党百年,单调的井盖与爱国之心、报国之情相碰撞。参与其中的2020级学生杜中原说:“我很喜欢校园独特的文化,一景一物都值得研究和回味。”

    教师人人重育人

    “我们有的老师那么大年纪了,都还在上学呢!”学生邱超平敬佩地说。邱超平口中的老师是教师教育学院党委副书记、常务副院长陈光磊。去年,55岁的陈光磊成为厦门大学的博士生,此时距离他评上教授已近20年。

    “我可能是整个厦门大学年纪最大的学生了。”陈光磊笑着说。平日里,他一边读博,一边给学生上着“心理学”课程。谈到读博,他的态度十分坚定,直言自己的目的“很纯粹”,就是为了“更好地育人”:“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我要让我的学生看到,他们的引路人也在执着地追求知识之光。”

    明师德、铸师魂、炼师技是菏泽学院每一位教师心中的准则。学校以“立德树人、敬业爱生”为核心,以“教书育人、规范从教”为重点,强化教师国家责任、政治责任、社会责任和教育责任,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全心全意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校构建起新时代组织育人机制、管理育人机制、服务育人机制,培育选树“管理育人示范岗”“服务育人示范岗”,整体推进党政管理干部、专业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和服务人员队伍建设,形成了全体师生共同参与、上下联动、分工协调、运转有序的全员育人格局。

    “我们从不认为自己负责的‘水、电、暖、吃、喝、睡’是小事。一直以来,我们都将自己看作高校教师的组成部分。别小看餐厅、医院、理发室,每个岗位都是育人示范岗。”菏泽学院后勤管理处处长杨依华自豪地说。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