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沐法治阳光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1-12-0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法律,治国之重器,社会之保障,民生之护佑。

    为千秋伟业夯基固本,为民族复兴保驾护航。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变革。

    普法,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

    近日,教育部公布《全国教育系统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就教育系统“八五”普法期间的主要任务作出全面部署。

    沐思想之光,循法治之道。教育系统普法工作有了新要求,明确了新方向。

    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落实到普法全过程

    2020年11月16日至17日,党的历史上首次召开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将习近平法治思想明确为全面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

    高举思想旗帜,推进伟大事业。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实现美好法治愿景提供根本遵循,注入不竭动力。

    《规划》明确,“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持续提升教育系统法治素养”,是教育系统“八五”普法期间的主要任务之一。

    如何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落实到教育系统普法各环节?如何为提升教育系统普法工作质量和水平注入强大思想动力?如何不断提升法治育人的能力和水平?

    ——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教育部门党委(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领导班子集体学习的重要内容,作为教育系统干部、教师等学习培训的重点课程。

    ——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学校教育,纳入高校法治理论学科体系、教材体系、教学体系。

    ——将“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纳入法学专业核心必修课,组织修订法学类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支持有条件的高校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习近平法治思想公共选修课。

    《规划》以清晰有力的重点举措,明确了操作路径。

    高校是法治人才培养的第一阵地,是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阵地,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阐释的重要力量。2021年5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高校法治理论教学体系的通知》,就相关工作作出全面部署。

    一些高校“法学重镇”先行探索,积攒了有益经验。

    中国人民大学成立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中心,统筹各方面研究资源,系统深入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研究、阐释和宣介。

    中国政法大学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普法宣传学习活动,16名教授轮番上台,全面阐释习近平法治思想。

    思想的灯塔,照亮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新航程。

    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教育系统干部、师生投入到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事业中,做好习近平法治思想的践行者。

    深入学习根本法

    宪法,国家的根本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实施宪法摆在全面依法治国的突出位置。

    面对宪法,习近平总书记带头尊崇——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

    恪守宪法,习近平总书记率先垂范——

    2018年3月17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面对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新当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习近平庄严进行宪法宣誓。这是新中国历史上国家主席首次进行的宪法宣誓。

    《规划》突出以宪法教育为核心内容,重点宣传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多年来,围绕学习宪法、宣讲宪法,教育系统形成了行之有效的做法。

    每年12月4日国家宪法日前后,教育系统“宪法晨读”活动都会如期举办。全国数以千万计的师生,在主会场,或通过网络直播,齐诵宪法。

    “是宪法,赋予了我,一名山区女生,平等的受教育权。”“宪法就像一件外套,从我们出生时就开始保护我们,与每一个家庭和个体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学生们用亲身经历,感受宪法的庄严,歌颂宪法的力量。

    总结有益经验,弘扬优良传统。《规划》明确,深入开展全国学生“学宪法 讲宪法”系列活动。

    根据青少年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组织设计分学段的宪法教育内容;将学讲宪法活动作为法治教育“第二课堂”的重要内容;持续开展国家宪法日教育系统“宪法晨读”特色活动……

    《规划》同时要求,推动宪法类教材编写与修订,深入开展教育系统宪法学习宣传教育活动,推进香港、澳门青少年宪法和基本法教育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法治权威能不能树立起来,首先要看宪法有没有权威。”

    “宪法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加强宪法学习宣传教育是实施宪法的重要基础。”

    ——谈宪法,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掷地有声、历久弥新。

    “推动宪法学习制度化、常态化,让每一天都是‘宪法日’,让宪法精神在学生们的心灵生根发芽。”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说。

    运用法治思维推动教育改革发展

    11月30日,教育部公开曝光第八批违反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典型案例。

    八批累计数十起典型案例中,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等相关法律法规、管理制度,涉案教师均依规依据得到相应处理。

    依法治理、依法治教。近年来,教育系统坚持普法与依法治理有机融合,推动普法与依法治教紧密结合。

    6月1日,国际儿童节,教育部正式发布《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学校未成年人保护的制度体系更加完备。

    回望《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的制定过程,也是一次大规模的普法实践。

    工作人员赴多地深入调研,与基层教育部门、学校、教师和学生家长广泛交流。4月6日,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引发高度关注,一天内相关微博话题阅读量超过3亿。

    法律法规,让从教者行为有据,心中有底。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刘小惠说:“《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直面考试成绩排名、校园欺凌等热点敏感问题,对学校开展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很有帮助!”

    以法为纲,崇法善治。

    “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这一重要观点,同样为教育事业综合改革指明方向。

    近年来,教育系统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不断完善。学校学生守则、教学规则、行为规范日益健全,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惩戒实施等相关规章文件接连出台……以良法促善治,助推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不断跃升。

    为进一步提升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的能力,《规划》明确一系列重点举措:深入推进教育部门日常学法用法;持续提升学校依法治理能力和水平;推动健全教育普法服务保障体系;不断完善法治教育协同工作机制;努力营造教育系统良好法治氛围……

    “进一步提升教育系统普法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引导广大干部师生养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规划》勾勒美好蓝图。

    在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引领下,教育系统广大干部、师生必将成为法治中国的重要参与者,成为普法、守法、用法的重要力量。

 要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