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访谈嘉宾
顾明远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
谈松华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
韩 进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会长、武汉大学党委书记
孙霄兵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执行会长
周满生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
韩 民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李志民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兼人才专委会理事长
张双鼓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常务副会长
翟 博 刊社党委书记、社长
李 奕 北京市教工委副书记、一级巡视员
尹后庆 上海市教育学会会长
王 蓉 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教授
张志勇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
杨东平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教授
褚宏启 北京开放大学校长、教授
张民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中心负责人
顾月华 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
徐文进 江苏省泰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孙靓靓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委副书记、区长
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有哪些政策要点,面临哪些挑战?“双减”政策如何拉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一系列问题,成为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2021学术年会暨首届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溱湖峰会与会嘉宾探讨的焦点。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关键所在
记者: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您怎样理解《决议》对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的论断?
王湛:《决议》充分肯定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成就和重要的经验。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构建教育发展新格局。
记者:现阶段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何处?
谈松华:一是我国教育已进入“后普及阶段”,讨论教育质量突出点集中在“高”上,教育高质量发展和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成为改革发展的重点。二是我们正站在历史新的起点上,特别是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必将对教育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教育高质量发展要突出“新”字。
记者:您怎样理解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尹后庆:当下,人们更看重的是教育能够为人们深层精神结构的改善服务,为人们提供价值、方向和精神营养。教育必须从关注外延为主走向关注内涵发展为主,从依靠分数指标、物质计量、工具价值来判断教育效益的阶段,走向追求学生全面发展、学校内涵建设和育人价值的阶段。教育高质量发展,应该以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作为导向,不断提高优质化水平,更加具有创新活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记者:“双减”政策对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顾明远:为了促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中央近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双减”政策是其中之一。“双减”政策目的就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立德树人落到实处。当前义务教育最突出的问题是学生负担太重了,没有时间走向大自然,没有时间走向社会,缺乏广阔的视野、丰富的知识、创新的思维和能力。其实,负担减轻了,学习兴趣就提高了,学习的质量、学习成绩也会提高,可以享受到学习的愉快、童年的幸福。
李奕:“双减”政策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政策实施引发我们思考教育供给侧结构问题、协同育人共同体建构等问题。高质量教育体系是多维、非线性的,需求侧拉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基础教育的服务供给将由单一学校供给向更加包容、多元的区域供给、集团供给转变,由“要素性地解决资源问题”向“结构性地解决体系问题”方向转变,这是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核心支撑。
张志勇:基础教育是国家必须提供的公共产品,不能走产业化之路,更不能让资本肆意横行。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校外培训机构,都必须坚持教育的公益属性,不能把“良心的事业”变为“逐利的产业”,更不能成为一些人逐利的工具。“双减”改革让校外教育回归公益属性。家庭教育促进法明确要求,国家鼓励和支持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及个人依法开展公益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活动。这样就形成了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校外教育和家庭教育共同提供公益教育服务的新格局。
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面临挑战
记者:制约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李志民:当前教育高质量发展面临的矛盾有:教育管理还一定程度上存在计划经济管理思路;高等教育已经进入普及阶段,不少人仍持精英教育思想;互联网正在推动人类文明迈上新台阶,有些教育管理者、参与者的思想观念仍停留在工业社会,甚至农业社会。
记者: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要解决哪些问题?
谈松华:要解决好知识与素养的关系、人文素养与科技素养的关系以及高质量教育中公平与质量的关系。
褚宏启: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一定要和高层次认知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核心,是21世纪核心素养最集中的体现。
杨东平:当前,基础教育阶段教育公平的基本态势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仍然存在,区域间教育差距一定程度上仍在扩大。二是学校差距有可能导致阶层差距的“再生产”。三是农村大班额学校、乡村寄宿制学校和乡村小规模学校亟待提升教育质量,农村衍生的两个边缘化群体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需要得到更多支持与帮助。
张民选:公平而卓越是新世纪向世界各国提出的一个更具挑战的教育发展目标。它既是所有家庭和学生对教育公平的诉求,又是国家未来综合国力的重要基础。高质量基础教育要关注教育动态过程,让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还要深刻领会核心素养培养和高质量教育发展的关系,关注教师能力培养。
记者:在教育投入方面,我们应注意哪些问题?
王蓉:教育财政既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提供保障,又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提供激励。当前,我国公平导向的义务教育财政投入政策已经使得服务于中西部最贫困地区和最贫困人群的学校的经费状况大为改善,如何为这些学校提供更强的激励和技术支持,显著改善办学质量,让投入真正变为孩子们的所得,是当前的突出问题。同时,必须关注中部地区的学校、中等办学质量的学校和服务于中低收入人群的学校,只有这些学校都迸发出创新的活力,迈上一个新台阶,我国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任务才能完成。
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政策要点
记者:发展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点是什么?
王湛:形成基础教育构建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要构建两个体系:一个是建设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一个是建设富有活力的高质量的育人体系,这是新格局的核心。要提升“五育并举”的实践能力和融合培育的水平;要深化课程改革,推动育人方式发生深刻变革;要加强因材施教,提升满足多样化发展需求的水平;要落实“双减”措施,实现减负、提质相得益彰;要推进评价体制改革;要建设高水平的教育信息化体系,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